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北海无碑- 第一百四十七章 倒打一耙(2/2)

文/公子谣言
北海无碑 | 本章字数:1083  | 北海无碑txt下载 | 北海无碑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佣兵大纨绔德之路党军荣誉穿越之大航海霸主抗日之超级壮丁坏娘子:七夫之祸抗日之兵王突击高达之佣兵岁月伙夫英雄绝地反击超级神兵天下图
无法接受这一事实,跪着的身体一塌,坐倒在了腿肚子上,等他反应过来,皇帝已不知所踪,面前只有那个年轻,在他看来跋扈的太子殿下。

“沧州的百姓就靠胡大人了,想来胡大人如此嫉恶如仇,也定能救难民于水火之中。”

胡度恨得牙痒痒,一双拳头发出“咯咯”的声音,似乎下一秒就要挥上去,已经背身走开的刘衍忽然脚步一顿,回头道:“被人利用并不可耻,但是被人当猴耍,这个人也确实够悲哀的。”

方才脑子还处于混沌的胡度,此刻忽然极具清晰,他听出了刘衍的讽刺,也意识到自己出格行径的背后。可是事已至此,他现在能做的,不过是捶胸顿足罢了。

末时初,众大臣已经听到风声,纷纷赶到皇宫,来向皇帝举荐司刑寺主司一位的官员。

只是皇帝那时正受头痛的困扰,心力交瘁,根本无力处理此事,偏偏殿外的大臣们又十分焦急,不断逼迫他立新主司,皇帝便将立主司一事全权交给了柳长公和协办大学士宗挚。

柳长公和宗挚召集了一些大臣,一同商议人选,面对众大臣七嘴八舌的意见,柳长公原本想立自己的外甥方凌,只是当宗挚说出了陈止明的时候,他也就没好意思说出来了。

“陈止明,陈阙之子,几位大人都知道,他天资过人,十六岁便替他父亲断了一桩奇案,闻名朝野,自此踏入朝堂。”

中书监程令当即提醒道:“宗大人可别忘了,他十六岁为官,十七岁便被流放,至今才归,纵然他有大才,到底是个戴罪之人啊。”

“不错,程大人说的是。”礼部尚书柳远胜点头附和,随即目光瞟向自己的叔父,见他点了点头便提议道,“刑部侍郎方凌,同样是少年得志,这些年为刑部立下不少功劳,我倒是觉得,由他去接任司刑寺这项大任,倒也合情合理。”

侍御史周朗低笑了一声,见众人都看着自己,便解释道:“方凌有什么本事我是不知道,只知道他是柳公的外甥,哈哈,能投胎做得了柳公的外甥,这也算是本事一桩啊。”

“哈哈哈,周大人说笑了,柳公岂是以权谋私之人,想必柳尚书举荐方凌,必是有他过人之处。”宗挚听完哈哈大笑。

其他人都垂眸不语,面露怵色,毕竟这朝堂上不长眼还能做这么久的官,除了宗挚和周朗,再无第三人。

柳长公脸上有些恼意,当下也没发作,只是闷声道:“陈阙刚死不久,胡度又被贬去沧州,司刑寺连缺两位重要官员,若是各位大人有好的人选,不如畅快一说,若是没有,那只怕……也只能在方凌和陈止明之间选一个了。”

“朝廷人才济济,难道就非要在这两个人上面较真吗?”中书监程令迷惑道。

柳长公斜过去一眼,十分轻蔑道:“那程大人有什么好的人选?不妨说来一听。”

程令自然说出不来,倒是周朗接话道:“我倒还真有一个人选,不知道各位大人可否听我一言?”

众人都将十分认真地目光移到他脸上,只见他缓缓开口道:“东宫太子,门客楚沉夏。”


状态提示: 第一百四十七章 倒打一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四十七章 倒打一耙(2/2) 返回《北海无碑》目录下一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兄弟决裂(快捷键→)

推荐阅读我的谍战岁月红楼之挽天倾汉世祖我的公公叫康熙大唐腾飞之路大唐之最强熊孩子我娘子天下第一大秦:这个皇位舍我其谁军工科技国潮1980红色莫斯科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