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中华古代名人录- 墨家始祖墨子(续)(2/3)

文/欧阳靖康戴韵
中华古代名人录 | 本章字数:2013  | 中华古代名人录txt下载 | 中华古代名人录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顾盼成欢欢乐大主播暴露我的女友小月医妃难逑容后倾天下重生之医品商女瑶宫辞重生之冷帝宠后霸道农女:山里相公宠无度医妻太甜:云少,喜脉啊!金牌庶女:妖孽帝师太迷人假太监
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这里表面上是继承了传统的宗教思想,但实际是借来作为包裹平民阶层意志的大旗和推销”兼爱“思想的强大靠山。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借鬼神威吓统治者,就是”明鬼“。节用节葬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非乐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这里完全取消了精神生活,反映了小生产者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当然具有片面性,因为它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非命墨子一方面肯定天有意志,能赏善罚恶,借助外在的人格神服务于他的”兼爱“,另一方面又否定儒家提倡的天命,主张”非命“。认为认得寿夭,贫富和天下的安危,治乱都不是由”命“决定的,只要通过人的积极努力,就可以达到富,贵,安,治的目标。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这是一种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自觉,是要借助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变社会现实。蔽于用而不知文墨子的学说以实用为主,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他的很多主张都是针对现实中的缺陷而发的,墨家这种突出的实用理性,不但使其著作存在很多前后矛盾之处,而且理论适应性很差,一旦时过境迁就失去了存在基础。所以荀子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7成语墨守成规词目墨守成规发音mòshǒuchéngguī释义:原意是墨子捍卫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果实,原为褒义词,不过由于历史原因,变为了贬义词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出处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示例墨守成规,不敢勇于创造也决然是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相容的。(秦牧《辩证规律在艺术创作上的运用》)快马加鞭词目:快马加鞭解:给快跑的马再抽几鞭,使它跑得更快。用来形容:快上加快,疾弛飞奔,或用以比喻不断努力,继续前进。述源:《墨子·耕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则。‘"墨突不黔词目:墨突不黔发音:mòtūbùqián释义:原指墨翟东奔西走,每至一地,烟囱尚未熏黑,又到别处去了。后用其事为典。形容事情繁忙,犹言席不睱暖。墨子泣丝词目:墨子泣丝释义:比喻人变好变坏,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出自:《淮南子·说林训》:“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8藏书曾习儒学,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相传收藏图书甚多,有简策(图书)达三车之多。《墨子》中记载称其“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据《墨子·贵义》载:“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墨子曾自称“吾见百国《春秋》”。他说:“先王之书,予以见之”。《墨子·明鬼》篇记其:“著在周之《春秋》”、“著在燕之《春秋》”、“著在宋之《春秋》”、“著在齐之《春秋》”,说明墨子非常熟悉前代典籍,并有自己的著述多篇。清末学者梁启超在研究私人藏书的起源时说:“苏秦发书,陈箧数十;墨子南游,载书甚多。可见书籍已经流行,私人藏储,颇便且当。”现存《墨子》53篇,记载了墨子及其后学的言行。9研究以文害用“兼爱”是《墨子》一书的章节名,也是主要内容之一,郭沫若和蔡尚思两位先生将“兼爱”确定为墨子的中心思想后,又觉得仅仅“兼爱”还不足以构成墨子的中心思想,郭先生在“兼爱”后加上“非攻”,蔡先生在“兼爱”后加上“非命”。因墨子本人在书中对自己的中心思想已经有明确的表述,以上所列诸家皆不能作为墨子的中心思想,他们都成了墨子文学艺术的俘虏,而尤以郭沫若先生所受的影响最大。这要怪墨子将“兼爱”和“非攻”两篇写得太好了,影响太大,害得后人找不到中心在哪里。评论《墨子》这样一部哲学著作,不能因哪一章写得好、艺术水平高,就将它(或它们)确定为这部著作的中心思想,而忽视墨子本人的意志。“兼”是要旨“兼”的内容主要是非攻、平等、兼爱,墨子自己的评价:“此仁也,义也”,谓之“天德”,谓之“天志”,谓之“圣王之道”。因此,“兼”是《墨子》的核心
状态提示: 墨家始祖墨子(续)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墨家始祖墨子(续)(2/3) 返回《中华古代名人录》目录下一页:墨家始祖墨子(续)(2/3)(快捷键→)

推荐阅读轮回乐园:遍地是马甲从呆毛王开始公开处刑九公主又美又飒屠龙之前就读过龙族的路明非特拉福买家俱乐部从龙珠开始锦绣江山之凤倾天下盛世枭宠之太后归来闲王绝宠闲散懒妃医妃难逑瑶宫辞重生夏目之妖恋[综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