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气笑道:“你真真是……老祖宗和其她姊妹们身子骨都不壮,自然不敢用。你这……”
贾环话没说完,就见薛宝钗脸黑了下来……
一旁处,看了半天热闹的薛宝琴咯咯笑出声。
薛宝钗回头瞪了妹妹一眼,然后转过头,道:“环哥儿,我也不壮哩!”
“壮”字加了个着重音。
贾环哈哈笑道:“我的意思是,你身子骨好,不耐热,就要点冰过来。
要是也怕受了寒气,就盛在冰鉴里,放在外间,打发两个丫头穿上棉袄坐冰鉴旁边朝里扇扇子……”
此言一出,别说薛宝琴,连薛宝钗都哭笑不得的看着贾环,道:“快别说了,真真是我的爷,还敢再作一点不?
真要这么做,满园的唾沫星子都挤到这儿来了!”
贾环闻言,冷哼一声,道:“我看谁敢?扒了她们的好皮!
那冰白白放在冰窖里,到了冬天又该换新的,到时候旧的若用不了,只能白白丢了,不更可惜?
你只管用就是……
还有那些丫头子养在那里,也没甚事做,整天就是吃饭瞌睡。
咱们也不苛待她们,只是在你睡觉时热的睡不着时使一使,怕什么?
谁敢多嘴试试!
对了,你不提这茬我还差点忘了。
如今这园子里的丫头婆子怎么回事,还敢传主子的闲话?
我这两年也懒得理会这些事,越发闹的不像了。”
薛宝钗闻言面色一变,道:“怎么了?”
贾环瞄了眼面色隐隐不好的薛宝琴,咳了声,道:“你不知道?外面到处都在造宝二哥的谣言,乱说什么的都有,真真是不像话!”
薛宝钗闻言,脸色一下淡了下来,道:“环哥儿,她们是做的不对,可也未必就是谣言呢。”
贾环压低声音道:“你懂什么,老太太当天就派人去那楼里搜了,搜出一包药来,宝二哥是被下了药……”
“什……什么?”
薛宝钗瞠目结舌道。
一旁薛宝琴也是一怔。
贾环道:“这事可别往外传啊,是王瑜晴她娘,眼瞅着李家要被抄家了,慌了神,就打发人寻了一包外面青楼的药送进了园子,给了她。
然后那天夜里,宝二哥送王瑜晴回去,醉倒在她那里,第二天早上,喝了王瑜晴的茶后,才做了糊涂事……”
薛宝钗闻言,脸色有些难看。
大观园里发生了这种没规矩的事,真正让她心里极不舒服。
若是传了出去,这算什么……
薛宝钗还没说甚,一旁的薛宝琴却笑道:“三爷、姐姐,你们说话,我去外面逛逛,算了半天的账簿,脑子有些晕。”
贾环点点头后,薛宝琴一笑,然后就转身出去了。
待薛宝琴离去后,薛宝钗看着贾环,道:“环儿,你可是也想将宝琴说给宝兄弟?”
贾环笑道:“我没这个意思,但老太太那边很喜欢她,宝二哥也喜欢。”
见薛宝钗面色为难,还有些难看,贾环忙道:“你不要多心,贾家再没有逼亲戚嫁入门儿的道理。
我也跟老太太明说了,宝琴若是愿意,自然是好事。
人家若是不愿意,这个话就不要再提,都是亲戚,不要让人家尴尬。
老太太虽然对宝二哥很有自信,但也答应了。
你放心就是。”
薛宝钗闻言,松了口气,对贾环道:“环儿,你也知道,宝琴自幼跟着她父亲走南闯北,云游四海,连天边的西海沿子都去过。
见识不凡,心气难免就和我们这样普通闺阁丫头不一样。
倒不是说她看不上宝兄弟,只是她说,和宝兄弟着实不是一个性子的人。
她也过不来金钏那样的生活……”
贾环闻言,轻轻呼了口气,道:“行了我知道了,你回头告诉她,让她不要多想,就是这么个念头,既然她不愿意,这件事就当没发生过,老太太那边我自去分说。”
薛宝钗闻言,感激道:“那可真要多谢谢你了,就怕老太太多想。那天你开口借银子使,因数字太大,我妈一时没反应过来,老太太的脸色就不大好看。
后来公主又发作了一通,老太太这才知道,我哥哥在外面顶着你的名头做了坏事,听说那天她连饭都没进……
环儿,还要你帮忙分说分说呢……”
贾环呵呵笑道:“放心,这都是小事,我会给老太太说的。”
薛宝钗闻言抿嘴笑了笑,看着贾环的目光满满是柔情,忽然又想起什么,转身进了最里间,不一会儿出来时,捧了一个木盒,捧给贾环,道:“这是我妈和我哥给我补的嫁妆,一百万两银子。我哥说这还只是一部分,以后家里再挣了银子,就还有……”
贾环看着这木盒,呵呵笑道:“这是……怕我养不起老婆吗?”
薛宝钗闻言面色一变,紧张解释道:“不是的,是我自己回家要的,我想着,你把家里的银子都拿去买了国债,外面银库里也一定空了。
这些日子外面的事多,用银子的地方也多,我本想先从家里拆借些,没想到我哥说这都是嫁妆……
环儿,你……你不喜吗?
你若不喜,我就……”
贾环哈哈笑道:“我又不是傻子,有银子花又怎么会不喜?正头疼到哪里去找一笔银子呢……”
说着,接过木盒打开看了看后,就随手合上了。
然后将薛宝钗拉进怀里,让她坐在了腿上,柔声道: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6626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6626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926.第925章 谣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屋外风吹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