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摄写:
1、《易经》摄写的年代:关于《易经》的摄写年代,目前说法不一,据学者们推证,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说是七千年前,而成的年代则是在商末周初。2、《易经》的摄写:而关于《易经》的摄写,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ou)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3.历史上的《易经》,据说有三种,即所谓的[三易]:1.产生于神农时代的《连山易》,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2.产生于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则是从[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主。3.《周易》,产生于殷商末年的《周易》,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不同。《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我们看到的易经也就只有《周易》一种了。
《系词》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是《易经》内涵的核心所在。1.《易经》卦象的核心:《易经》的卦象就是建立在阴·阳二爻两个符号的基础上的,这两个符号按照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经过排列组合而成八卦。八卦的构成和排列,就体现了阴阳互动·对立统一的思想。八卦又经过重叠排列组合而成六十四卦,阴阳就是其核心。2.事物的两个方面:除了[卦]本义上的一阴一阳,《易经》还将“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把许多具体的[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都赋予了[阴阳]的涵义。1.从自然现象来看:[阳:天、日、暑、昼、明;阴:地、月、寒、夜、暗……]。2.从社会现象来看:[阳:男、君、君子;阴:女、民、小人……]。除以上两个方面的现象外,《易经》对自然和社会**有的现象也以[阴阳]来解释,并赋予其[阴阳]的涵义。例如:刚、柔、健、顺、进、退、伸、屈、贵、贱、高、低……依上述,《易经》认为: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
《易经》的根本精神:[生生之谓易]。
《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对[易]的根本精神的最透彻的说明。1、[易]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形式。[易]就是[生][因],而[生生][因缘]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成过程,没有一刻停息。它并没有由一个[主宰者]来创造生命,而是由自然界本身来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创造。天地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2、[易]表现着宇宙的生化过程。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6586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6586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卷 卷 末的话)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无码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