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它为乐,就学了。孔圣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萧云心平气和道。“羡慕。”李长谋望洋兴叹,这样学识渊博触类旁通的年轻人,凤毛麟角了吧。
“想学?”萧云一边收拾残局,一边问道。
“学不了,我没毅力,很多东西一开始接触,热情高涨,过了一阵,就惨淡经营了。”李长谋轻声道。
萧云笑笑,没有再往下说,将药篮子递给金爷放好,拿过一张湿纸巾擦了擦手。
夕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渔船边沿。
如此融为一体的美景,让人不禁想起了修己治人的中庸之道,即三达德、五达道、九经三重。
天人合一。
李长谋痴痴望着那轮落日,忽然想起了什么,从裤兜里掏出一样东西,轻声道:“还你。”
一根细长而坚硬的钢丝,明晃闪亮,可以轻易打开手铐,也足够刺伤一个人了。
“留着做纪念吧,毕竟它救过你。”萧云嘴角露出一个柔和的角度,像那抹夕阳。
“谁救的我,我心里有数,从现在起,我李长谋对你萧云惟命是从。”李长谋轻声道。
“想好了?”萧云淡然问道,并没有瓜熟蒂落的得意,也没有如获至宝的喜悦,清雅依旧。
枭雄赋43第四十三章 陪君醉笑三万场,不诉离殇第4页内容如下:
“我的命并不值钱,但有幸能重获新生,就应该知恩图报,所言非虚。”李长谋郑重其事道。萧云嘴角微翘,神情泰然,似乎并不觉得这事太过唐突,掏出那包红塔山,递给李长谋一根。
李长谋摆摆手,笑道:“好酒,不好烟。”
萧云没有强求,自己点燃,在烟雾弥漫间,轻声问道:“想没想过下一步怎么走?”
“还没,全听你的安排。”李长谋不偏不倚地回答道。
“能吃苦么?”萧云弹了弹烟灰。
“我13岁就开始独自流浪的生活,经常食不裹腹,但从未怨天尤人半句。”李长谋轻声道。
“很好,宁州无立锥之地了,暂时离开避避吧。”萧云好谋善断,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嗯。”李长谋没有异议,出了这么大单事,外面恐怕早就风声鹤唳了,不走,就成了困兽。
在银行的时候,他有一度想过既然自己失败了,就认命吧,不作反抗了,但现在不同,变了。
他必须活下去,而且要无比风光地活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死去的父母。
当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逼近了死路,而心中又无一点遗憾的时候,现实生活里的一切微小的东西,都会在他的眼前消失,他也会自以为看透了生活的内幕,无论旁人怎样苦口相劝,他依然选择从容等死,但如果这时候忽然出现了一线生机,他会不顾一切,甚至不择手段地逃离死亡,从前任何信誓旦旦的消极言语顿时苍白无力。这就是人性。
“我已经给你安排好船只,一入夜,就离开。”萧云轻吸了一口烟,不等入肺,就吐出来。
“去哪?”李长谋下意识问道。
萧云细眯起黑亮双眸,赫然将视线投向了北方,一字一句道:“辽西平原,杏花村。”
——————
四处漂泊的渔民居无定所,而渔船,就是他们休戚相关的家。
任何死物,只要跟家挨边,都会顿时变得充满生趣,而且洋溢着一种幸福之意。
这是一艘再普通不过的渔船。
外表其貌不扬,甚至还有些陈旧,但内有乾坤,不宽敞的空间布置得很精致,温馨如春。
船的主人是一个遵纪守法老实巴交的渔民,四十岁上下,相貌与他的船只相差无几,虽然还没到歪瓜裂枣的田地,但实在是丑,黑不溜秋的。他祖籍山东,落户宁州已有三十余年,当年改革开放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他父亲毅然决然地拖家带口离开山东,来到了这里,从此开始出海捕鱼的生活。他姓茅,单名一个方字,由于读起来的音近似“茅房”,所以他并不待见别人直呼其名,都让他们喊茅头,如果谁不喊,他就将矛头指向谁。
都说傻人有傻福,本分人也会有福气,而茅头的最大福气,就是娶到现在的妻子,小芳。小芳的贤良淑德,在半山湾一带是出了名的,而她烧的鱼,更是家喻户晓,无人出其左右。
对此,萧云绝对举双手双脚赞同,鱼肉鲜美,鱼皮脆滑,鱼汤香郁,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他随意盘坐在船尾的小矮桌旁,不断夹着肥美的鱼肉,鸠斑天竺,一种极为珍稀的深海鱼。
李长谋不好腥味,将一瓶茅头珍藏多年的竹叶青揽在怀里,就着一盘凉瓜炒蛋,慢慢酌饮。
而金爷则躲进船舱里头,和茅头不知在商量着什么私密事情,旁边还有两人,坐在那不言语。
竟然是久未露面的瘦猴和蝙蝠。
其实,萧云他们可以坐在这艘船上吃鱼饮酒,还得多谢这两位。
说来话长,三个月前,休渔期刚刚来临,茅头就迫不及待地想到商铺买过一张崭新的渔网了,因为旧的这张不知破了多少处,缝缝补补过好几回,自以为能够破镜重圆,可每次出海,还是会有漏网之鱼,损失虽然不是很大,但出海十分讲究意头,鱼流失了,也就意味着财富流失了,每况愈下,这怎么行?
枭雄赋43第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6468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6468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十三章 陪君醉笑三万场,不诉离殇)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烟雨门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