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筝微笑道,“正赶上合适的时候了。”杨康看见漫山遍野的红蓝花,便想起一首诗,“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说的就是这里了。”
华筝听他念完,重复其中一句,“妇女马上笑,妇女马上笑。这肯定是唐诗吧,不然哪能随便骑马还写到诗里。”杨康笑道,“真聪明,这是李白写的。最后一句颜如赪玉,红玉,就是说这里盛产胭脂花,从汉朝一直出名到了唐朝。难道绕路来这里,是想弄点儿胭脂?”
华筝打趣道,“居然还知道胭脂花。这花草原上开得处处都是,们小时候采它的花做胭脂,采它的嫩叶嫩苗晒干留到冬天吃,后来看药典里,才知道这个学名儿叫红蓝花,花红叶蓝,也是一味中药,是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种子,才让胭脂流行起来的。”
“想自己采点做什么?做胭脂做药?”华筝笑道,“红蓝花祛瘀活血的,不用吃它。做点儿胭脂,当回宝二爷吧。”说罢,她跳下马,拿出一块棉布铺地上,把摘下的红花放布上,“比一比谁摘的多!”
“小心点儿,花下面有刺儿。”杨康提醒道,也开始帮她cǎi_huā。此时天色晴好,花海无尽,直到花儿多得布快要包不住,才两角相系结成大包裹,继续前行。
再往南行就到了山永县城。此处有一座古迹,乃是当年舒翰受封河西节度使时,焉支山南麓奉旨修建的宁济公祠,这里也许多都以制胭脂为业,客栈的老板娘便是个中高手,她很爽快地把自己制胭脂的凉棚借给两用,还有各色工具材料。
花瓣用井水冲洗干净,石臼里捣碎,清水淘洗后再用细布袋绞,去掉一层黄汁后,反复地捣碎淘洗,用米醋滤去黄色,最后用碱水滤出红艳艳的胭脂汁,只要蒸干成膏就是上好的胭脂了。
店主给两打来井水清洗手上的残红,华筝笑道,“上次涂胭脂还是结婚的时候呢,是不是太久没打扮了?”杨康把她一缕鬓发理好,细细端详一阵,“化不化妆都好看。”
华筝大笑出来声,“个马屁精,知道肯定是苍白得鬼一样,好看才怪呢。”
杨康笑道,“这样不好看,那画得猴屁股一样就好看么?”华筝自然是白了他一眼,但眼角眉梢抑制不住的笑意,“做了这么多,也用不上,还是送给几个姐姐吧。”
第二日,那些胭脂便分装几个盒子里,送到驿站。两再轻身前行,直至出了西夏国境,抵达终南山,华筝突然说,“想回古墓看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6301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6301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73往事如烟)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漠北桃花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