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丁晋签于每i处理的公太过繁多,过多的jing力都耗费在了这些繁缛节上,于是为自己配备了一名亲吏随从。(秘书)
大周朝中,这些手持笏囊(放工作手册的袋子)的“亲吏”,就好像现在替长拎着公包的秘书。不要小看他们的作用,有这些人帮忙,领导的jing力就能从那些考虑细节和格式的公中脱身出来,将有更多的心思,放在大局观上。
丁晋的随从名叫凌淮,一个十九岁的年轻小伙子,很jing神,很机灵,丁晋对他很满意。再加上凌淮是温静的表弟,因为温家是世代胥吏,因此凌淮耳染目睹,对公务流程比较熟悉,上手很快,给了丁晋很大帮助。
凌淮人颇机灵,虽然年纪还轻,经验方面欠缺,但是已能为丁晋出谋划策,而且一些想法还是很有思想的,比如对县署堂鼓的控制建议。
前面说过,堂鼓的作用,除了“放衙”,紧急时还可用作“击鼓喊冤”。在裕县的工作记录中,有这么一段五月初八i,晴。早起,有击鼓鸣冤者,乃乡民胡步云。其妻梁氏,与其邻梁兆才私通;初七i,胡上城贩米,遇雨,梁兆才以为必不返,遂赴阳台。胡踏月而归,撞破之,立斩其,故荷男女二级击鼓赴诉。
此便为典型事例:胡步云杀了人,没有从容写状词的时间,急急忙忙提着两颗人头来县衙门里投诉,便以击鼓方式相惊扰。而按照裕县署的惯例,击鼓喊冤法只是在紧急情况下才使用,因为击鼓者稍有应答失误,便要挨上几十大板,所以很少有胆敢轻易去敲它的人。
这个胡步云便是因为对答不利,结果当时任职的白县令要打他棒子。胡步云刚杀了老婆,就已万念俱灰,投案抱定了必死的念头,却没想到临死前还要挨顿皮肉之苦,顿时大怒,打伤两名衙役,纵身脱逃,至今未归案,造成了县署办案的被动。
凌淮的建议,便是取消对击鼓者的惩罚,并将“放衙”的堂鼓和“击鼓喊冤”的堂鼓分开,造成两种可以区分开的鼓声。这样,既不引起工作中的混乱,又能让报案者没有后顾之忧地及时投诉。
丁晋采纳了凌淮的意见,并大大夸奖了他一番,认为他聪明且善于机变,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凌淮聪明却又异常谦虚,这方面他像极了丁晋,所以,在为人处事上,他的谦逊和温和xing格,为他结交了很多朋友;深得县令大人信重,也没有引起过多的嫉妒麻烦。
县署众人,明面上几乎没有一个人对凌淮有恶感,不过也不是绝对,伺候丁晋的黄小四便对他有些不满,因为凌淮成为长随后,时刻不离丁晋左右,为人又很是勤快,颇抢了小四不少“份内工作”,再加上丁晋对凌淮的亲切态度,小四产生了一种“失落”的情绪。
jing彩推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6266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6266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二十二章 授职)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曹刿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