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晋仔细听着,心中飞快分析着得到地信息:唐震的手段。不能说全错。如果想要打掉孙回,肯定需要掌握其罪证把柄。但正如同索秀玉所说:行事太匆促。再一个是保密xing太差,自己人都还没赶过去,苦主已经被对方抓到,主动化为了被动。又如何不失败?
但是。孙回的犯罪证据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吗?其中或许要充满数之不清的斗智、斗勇、斗实力地较量。
依着唐震地情况。对比自己,丁晋觉得如果要和对手过招较量,自己的胜算更少。孙回手下人强马壮、爪牙众多。只知有县尉,不知有县令;而自己却是初来乍到。极度缺乏帮手,如何能有实力抗衡之?不能抗衡,怎有机会收集证据,收集到证据又如何自保安全?
丁晋不认为自己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孙回的必死之罪,这需要时间,但时间一长,难免有暴露的风险;再者,通过索秀玉的叙述,孙回如此有恃无恐,横行不法i久,丁晋很怀疑他背后除了有其兄长及爪牙地依靠外,还牵扯一些高官靠山,就算掌握了证据,自己是否真能告到孙回?稍有耽搁,孙回会否轻易放过自己?
这一段时间,丁晋对自己现在所面对地情况,进行了一番谨慎细微地思索,最后地结论是:如果不愿同流合污或者做个傀儡县令,自己和孙回,已成“势不两立”的两个对立体,不是你倒下,就是我完蛋,既然这样,那么还顾忌什么?
“拙者无功,弱者先亡”,作为这场困局中的“弱者”,如果想要反败为胜,绝对不能坐观其变、坐以待毙,必须孤注一掷行险一拼。
既然暂时不好掌握他地罪状,那么就给他设置罪行,栽赃嫁祸、诬诱陷害、先制人,这些并不是歹人的专利,手段不是重要,重要地是结果,务须一击即到,绝对不能给敌人丝毫喘息反击的机会。
“如果官yu对付孙回等贼人,索大人可愿相助?”丁晋目光灼灼地盯着索秀玉问道。
索秀玉吃了一惊,丁大人怎么如此固执,看来自己一顿劝告是白费了,于是斟酌着话语道:“大人如果真有除贼之心,切须谨慎。孙回外表粗鲁,但心xing多变,难以测度其行事,王老虎更是小心多疑之人,做事不露马脚,咱们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丁晋悠然道:“这个官知道,我只问你,如果yu除孙回,你可帮我?”
索秀玉感觉头皮麻,他再是个冒险胆大之人,面对这种生死抉择,也是犹豫不定,隔了半响,苦涩地道:“如果,如果大人真的下定决心,下官身为朝廷授责之员,也万万不敢胆怯后退,一切依大人之令行事。不过,卑职还是希望大人再慎重考虑一下,孙回此贼万万不可小视。”
丁晋点点头,表示对他的谨慎赞赏,安慰道:“索大人不要有太多顾虑,官行事向来也以小心为上,对付孙回,必定谋划周全再为行动。索大人,你觉得王三、王五此二人如何?”
索秀玉明白这是丁晋要拉拢几个心腹之人,所以询问自己的看法,于是仔细考虑了半天,才慎重地答道:“启禀大人,这二人平i极为冷漠沉肃,和旁人很少交往,卑职真得看不透。但可以肯定,他们不是孙回的爪牙。王氏兄弟是孤儿,后来被王县尉收为义子,抚养长大,后王县尉抓捕一批窃贼时,以身殉职,时任法曹的孙回这才能升为县尉。当时曾有传言,王县尉的死和孙回有关联,但毕竟只是捕风捉影没有证据,再加上孙回对王氏兄弟并没有打压排挤,这份传言最后也就没有下了。”
丁晋颌,问道:“你觉得王大人的死,和孙回有没有关系?不用多考虑,就以你对孙回的了解来说。”
“极有可能!”索秀玉肯定地道:“孙回此人胆大包天,做事也不顾及后果,这两年如果不是王大虎从中调解规劝,这个亡命之徒,恐怕已经犯下更多罪孽深重的大案了。”
丁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回想着王氏兄弟平i的行事特点。
索秀玉现在已经是豁出去了,决心在丁晋心中争取更大的地位,恭声道:“大人是要用重他们?这事交给卑职吧,我去劝说二人,应该有八成把握,即便事情败露,被孙贼知悉,下官也会一力承担,以保全大人”
丁晋感动地笑道:“秀玉,难道官在你眼中就是那种置属下于不顾的无情之人吗?放心吧,如果事情成功,我必重用你;如果失败,官也不畏惧他孙回的威逼,必保你周全。至于王氏兄弟之事,你先不要接触他们,容官再观察一段时间。”
索秀玉多少也有点感动,不管以后如何,起码丁晋话语中是很重视自己的,这便很难得了。
想了想,索秀玉又提醒丁晋道:“对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6266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6266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四章 元秀)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曹刿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