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凰涅天下- 409风向所倾(2/3)

文/君朝西
凰涅天下 | 本章字数:2019  | 凰涅天下txt下载 | 凰涅天下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顾盼成欢欢乐大主播暴露我的女友小月医妃难逑容后倾天下重生之医品商女瑶宫辞霸道农女:山里相公宠无度重生之冷帝宠后医妻太甜:云少,喜脉啊!金牌庶女:妖孽帝师太迷人假太监
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12 000人/平方公里,故总人口为232万人; (2)中型城市20座:面积在2到6平方公里之间,平均面积3.2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12 000人,总人口为77万人; (3)小型城市400座:面积在2平方公里以下,人口达到2000人以上的城市。每城平均5000人,则总人口估计为200万人。 从而可知此时城市人口达509万人。

而根据赵文林先生在《中国人口史》一书中推测的结论,战国时期中国总人口在3200万人左右,从而计算可得此时的城市化率为15.9。

3、为什么这么早、这么高?

公元前300年,高达15.9的城市化率,这是在其它任何国家都没有出现过的景象。为什么会这样?

一般而论,城市化水平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的推动:(1)政治因素;(2)军事因素;(3)交通因素;(4)商业因素。所有的城市在起源时都是以一种因素为主导,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产生次级行业,从而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这是一般的城市化理论都会提及的内容,本文就不再做更多讨论。

但是城市化的发展同时还存在着制约因素,这是中国的城市研究者们常常忽略的内容。制约因素具体包括两点。

(1)农业生产力:在无法大量进口粮食的时代,城市中非农业人口要靠农业部门的余粮率来供养,余粮率决定了全国能有多大比例的非农业人口,也决定了城市规模能扩展到多大,而在一个运输成本不致高得离谱的余粮供应圈取得粮食。

(2)城乡人口流动的自由度:如果农村人口受到制度性的限制,无法随意迁居城市,则即令有强大的城市化推动力,城市也无法快速成长。 在战国时代,中国的高城市化率主要得益两方面因素,一是政治、军事、商业和交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与扩张,二是农业生产力高、城乡人口流动具有高度自由度,因而几乎没有制约城市化发展的因素。

这两方面因素之叠加便形成了15.9这一结果。

在战国之后直至南宋的1500年时间里,历朝基本上都同时拥有这两个方面的促进因素,正是因为这个根本原因,南宋才可能达到22的城市化水平,而成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翘楚时期。

与之相反,中国在12世纪以后的城市化进程走向停滞。这并非因为前一方面推动因素的缺失,而是因为后一方面制约因素开始逐渐起到制约作用。

4、最后的辉煌:临安的郊区化

在继承了战国以来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诸多原因的基础上,宋代朝廷采取了进一步的开明举措,在县治以下允许设市,于是出现了许多小型的商业市镇,曾经的不定期集市也转化为了常设的市。同时,由于宋朝的军权向中央集中,驻军的“镇”逐渐转变为地方上的商业市镇。这些因素促成了有宋一代城市化水平的大发展。

随着靖康之变之后宋室南迁,大批北方居民随之迁往江南,这其中有相当的比例定居在;行在临安附近。这样临安城的城市化就成为我们研究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了。

首要的一个问题是,临安到底有多少人?

这里直接引用赵冈先生分析后得出的主要结论:南宋大临安的高峰人口是250万,城内占地45平方公里,有100万居民,城外郊区占地180平方公里,有150万居民,折合成户数,城厢合计约有45万户,占南宋嘉定十六年总户数1267万户的3.55。

南宋城市总人口的比重为: (1)首都临安:3.55 (2)市镇(500户以上者,约合2500人以上):2.76 (3)其他大、中、小城市:15.74 。total:22.05

12世纪的临安占据全国总人口的3.55,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2009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大约为1950万,假设全国人口为13.6亿,则北京市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也只不过为1.43而已。

由于临安城人口太多,甚至西湖“湖上屋宇连接,不减城中”,受着城市发展规律的规制,向郊区扩展就成为临安城发展的不二选择。

很多记载都说,临安郊区的人口很快就超过了城中的人口。临安地势是南北狭长,东西两侧为水所限,西边有西湖,东边是钱塘江。所以南北郊区就成为城市扩张的方向。

关于此点,有若干旁证,1169年编的《乾道临安志》中记载府治境内共有75座桥梁。1252年编的《淳祐临安志》记载:桥梁总数增至208座,其中103座在城内,105座在南北厢。到了《咸淳临安志》时,全部桥梁总数已达347座,其中117座在城内,223座在南北厢。可见大多数的新筑桥梁都在城外南北厢,是为新建的居民区所筑。

临安发展的高峰期,郊区的面积远远超过城中区的面积,而且居民数目也高于城中人数。到公元1220年前后,临安的迅速膨胀期差不多已将结束,总人口已接近最高峰。《都城纪胜》说临安“户口蕃息近百万余家,城之南西北三处各数十里,人烟生聚,市井坊陌,数日经行不尽”。

南宋是中国城市化历史的最高峰,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南宋以后,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境内再也没有出现过20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城市人口比重再也没有达到过22。

南宋以后中国城市的变迁有两个特征:第一,大城市停止扩张,可以说是达到传统城市的发展

状态提示: 409风向所倾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409风向所倾(2/3) 返回《凰涅天下》目录下一页:409风向所倾(2/3)(快捷键→)

推荐阅读轮回乐园:遍地是马甲从呆毛王开始公开处刑九公主又美又飒屠龙之前就读过龙族的路明非特拉福买家俱乐部从龙珠开始锦绣江山之凤倾天下盛世枭宠之太后归来闲王绝宠闲散懒妃医妃难逑瑶宫辞重生夏目之妖恋[综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