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一个绝望主义者的自述- 第五章 铜雀(10)(1/2)

文/左开
一个绝望主义者的自述 | 本章字数:1950  | 一个绝望主义者的自述txt下载 | 一个绝望主义者的自述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我的美女班主任秘密花园火血功夫教师变身霸道猫女总裁甜妻上岗:总裁轻点爱神医毒女:逆天四小姐百重梦关传奇白子画与花千骨快穿之尤物王妃要和离重生之我有金手指

人们之所以崇仰和喜爱那个春秋战国的时代,就在于那个时代实在太过纷乱了,因为它的纷乱,而出现了数无不尽的不朽的满怀壮志雄图的奋斗之人,造就了无数的无所不包的倡议家国人民的思想之家,从创造了这样一个,永恒的,最伟大的,最令人赞扬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之中,铜雀文明的思想和文化得以形成,它光点所携带的事物得以向东方的诸国传播,而给东方的各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它是最为世界的民众所铭记的东方文明最为光芒万丈的一刻。

它的那些精神,传承下来,通过不断的融合与并通,留下的最重要的也就是:

中(亦称元、东全)、儒、道、法、墨、农六家,所谓百家争鸣,到了战国之世,也就如同中原的二三等国一样,因为其自身就是整个大的文化中的一环而为用以救世的流派所并,而弱小的国家,也成为了大国的土地,血战的疆场。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思想的源流,莫不过是两个来源,一是源于古代的宗教哲学之中,二则就是出于对社会进行规划的专职机构了,前者是神秘的玄学,后者是实际的政治。先秦诸子的学说,其成因出于王官之学,其缘出于救时之弊。既然天下独立自新的列国都想要改省世界,那么就要穷尽全力而使自己强大了,就像一个人一样,既然要使自己强大,那么就要寻得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必是要超越或者有别于其他人的方法的,不然,则强大了,一不能长久,二也不能改变什么。

所以终尽春秋战国之世,除了无数神乎其神的战争阴谋,就是各国无数次的图强变法了,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这个道理。

百家之中,要么专究高深玄远之理论,要么只效一时一节之用,只有这六家,对后世影响最大,而其产生的集合,也是对铜雀文明的演化最重要的一个构造。我们说,农家是代表了最古的思想,这是因其的理论最为简朴,看许行就可知,就是君臣并耕,无政府而物不论质,如果不是依据最原始最简陋的风俗,断然不会有这种思想。

而墨家呢?则以自二代以上的文化为基础,行凶荒札丧之变礼。兼爱非攻,贵俭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其思想,是最为于一个人的外在最实用的了,因为它要引导一个人以外在的意志,要对于这一个世界,有一个严正朴实的对待,对于在社会之中,有一个端正明确的立场,而能使自己在人群中有一个自己的立足之地,其教导的,能有这样严以律已的能力的人,就是沦落的武士了。所谓武士道之类的严苛的精神,与此怕是甚为联系的。

那么儒道两家呢?在先秦以前,我们看,也就是诸子之学初际之时,大概儒家还是为整肃人的内在而从人民与君之上去改善社会的,而道家则在其初,是要驯化人的过刚的,使人趋于内心,而对于外,对待人和社会,是要以柔为善的,遂要无为。但到后来,就成了儒家入世,道家出世的格局,这又是怎么回事?

关键在于战国终尽的时候,在铜雀之中,大一统的思想就已经很盛了,后来的人们都看做是这是历史的顺应,是必然的趋势,那么既然是必趋之势,就必定是要有一家之言去主张如何能够维持这种统一的状态的,儒家言了,它的门生弟子遂在列国之间游说,宣扬自己的思想,要教君王与国家治理人民了。

儒家宣的思想,是要君主以仁来独步天下的,但是这时候,春秋的一百多国几为七雄所占,纷争激烈,要想赢得胜利,就容不得亲和的学说来行使,而要主张最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来监管人民、垄断国力的法家了。

如此一来,天下深感世道崩坏的人就要心痛,就要寻求逃避了,这就说明,道家是对暴恶野蛮的时代的一种反动的思想了,而法家最能审时度势,明察现实而受到了秦国的青睐,主变法而反守旧,其学说最新,遂能得力。

这个时候,既然法家要宣富国强兵,以武力统一天下,裁抑贵族,以约束封建势力,那么儒家就要提出一个更高的理想了,这就是三世之义,逆挽乱世,至于小康,进通大同。这样一种设想,实在是可谓最宏大最深远的了,只可惜,既要使此法得行,就要依托于希望维持旧秩序的封建时代,寄希望于那些掌握国家命运的统治阶级,而儒生能对他们做的,也就是不断降低要求和标准,而世界运行千年,到最后,还是只能行小康之义,而求小康之世,让它的后人,都饱受理想与现实之间撕裂的痛苦。

最伟大的大同之世既然见不到了,而在这残酷的世界里又非严酷之法而不能生存,人之品质灭裂,而社会滑落向毁灭的深渊,既然如此,中家就要出现了。后世的人,向来看农家为本世之学,即保证人之生存的理论,而看墨、道之学是规划人的行为举止、品性生活的思想,再视儒、法之学,是要改良社会之现状的理论,至于中家,就终于不知道该如何定义了。

中家的起始,事在战国的中期,而其于百家之中,也算得上是诞生最晚的了。既百家之说兴之已久,人们就要说中家是集百家之学说的杂家了,这是要让尸佼先生动怒的,中家的起源,和杂家是无甚关系的,其所要做的,也与百家之言无同,要认清其究竟是什么玄虚,还是看习其之法的澹台氏之言,澹台氏因习其法而于列国中争衡,所以他的开业者就说:

状态提示: 第五章 铜雀(10)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章:第五章 铜雀(9) 返回《一个绝望主义者的自述》目录下一页:第五章 铜雀(10)(1/2)(快捷键→)

推荐阅读刺客皇妃:皇上拿命来澜山历事邪王的绝色一品妃女皇天下之月氏王朝农家小福星穿到明末当皇后皇上,请滚!东山行锦绣盛红妆闺冠太子宠姬:爱妃,往哪跑重生之再世毒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