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周朝此际颇有新兴之气,周公亲自东征,平定商的遗民,又灭掉中原的反叛,继而征服边境的淮夷、徐戎,周人此刻的气势,实在是远出于此前自兴之民的勇气的。后则封周公于云(蓬东西南),使其子伯禽就国,又封公望于齐(蓬东北部),又经营东临之地为东都。
如此一来,东方的旧势力,算是给新兴的西方势力给彻底压服了,蛰伏的思想也开始向天下各地漫溢了。
这一时期铜雀的历史,或许就都是以周公为主导的了,人们向来对于一个人的伟大,往往就是因其无边的功业,而令世代崇扬了。周公那一生的事业,让人觉得一个人真正能有以一己之力而扛起一切的能力,后世的人,无论中外,都是以此而看一个人的血泪的。
周公祭奠了后来的框架。平定东方后,他就制礼作乐,而归束人民,摄政凡七年,还政于成王,还为他留下了一大批精明能干、忠诚不二的臣子。自己则行了大义,为世人称道,隐于山川河岳之中。
他死,便有了“风雷之变”。武王病时,周公曾被请以身代,藏祝策于金縢之匮中。其死,成王以人臣之礼葬。一时而空卷狂风,天作惊雷,田禾尽倒,而树木尽拔。成王大惧,开金縢之匮,乃知请以身代之事,遂以王礼葬周公。一场灾异,才告平息。曾经的说法,成王服丧满时,才称自己年幼,不及天下之事,而求周公摄政。既摄政,则管蔡传谣,言周公要不利于王,周公乃避居东临。而其属党为成王尽控,遇风雷之变,而迎周公归国,重行摄政。
两说之别,后者虽不合然亦有事理,我们看古时君臣的关系,仍可见,贤德的君臣,尚无免于权争,更何况后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间的权力之争呢?只是周公所定下的典章经制,立下的治国之道,行使的广集贤才,确下的家国之形,确实是此前的人所未能做,而后来的人也只能将其发扬光大了。
我们所需要知道的,是周公使楚,而后北返,又可见周初对于向明江的发展,是极为重视的。北方即已结为一体,而南方,就亟待要有一个开化了。
欢迎关注信公众号(wap_),《一个绝望主义者的自述》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974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974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章 铜雀(6))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左开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