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城道:“这是省委的命令,我跟省委的谈话,我都用手机录了音,这一切还能有跑的?放心吧,省委也不会抵赖,这笔物款,吴州方面也会归还给我们江州。”
宋平道:“赵书记,这不是钱的问题啊!现在到底都在涨大水,各省市都在收购防汛物资,再去买的话,仓促之间,只会难以买齐这么多的物资啊!钱再多,也不能拿它去堵缺口吧?能堵的话,吴州只就这么做了吧!”
赵长城没想到宋平也有这么幽默的一面,说道:“物资的事情我,来想办法。你遵照执行吧!所有的防汛物质,全部运到吴州去。”
宋平再无话说,只得同意执行,将那一车车的防汛物资全部运到吴州去。
赵长城随即通知童城把四海集团收购来的所有物资全部装车待命。
安排好一切,赵长城坐上车子,说道:“去西泽区边界看看情况,也不知道吴州那边的大堤怎么样了。”
李多应了一声,驱车前往。
西泽区毗邻吴州市,两者有很广阔的界线。
这些界线只是地图上的彩色标注,在现实生活里,是不存在这些界线的。
但在两地中间,还是有些明显的标志性的东西,诸如山脉和河流。
隔开江州和吴州的,就是一条小河流。
现在,这条小河流,也变成了宽广的大河,连日来的水洪暴发,让河面宽了两倍不止。
当初组织群众挖掘农田排水系统的时候,赵长城就想到了吴州之水漫过来的可能情况,因此在边界处多挖了两道排水沟渠,而这两道排水沟渠,此刻早就满了,跟那条无名小河一起,络绎不绝的将洪水运送到远方去。
看到这种情况,赵长城终于明白聂贤的担心了。
姜还是老的辣啊!
在百年难遇的洪水面前,两条排水小沟,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那边的洪水还没有漫过来呢,排水系统就已经满了!
疏散群众的做法是正确的!
远远的,赵长城可以看到雨幕里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政府方面的宣传还在继续,巡逻车架着高音喇叭,在乡村小路上来回广播,通知附近的村民们,洪水即将到来,请大家做好撤离的准备。还有些人敲锣打鼓,在村民们中间广而告之。
而聂贤组织起来的数百名党员志愿者,挨家挨户的通知,要村民们收拾贵重物品,暂时到远一些的亲朋好友家里去借住,等洪水过后再回来。
多管齐下,就算是聋子哑巴,也能得到洪水即将到来的消息。
很快就有村民收拾好东西,往外面走,渐渐的路上就亮起了手电筒的光芒,人越来越多,灯光也越来越亮,像一条光龙似的,向四面八方游走。
赵长城最担心的就是这些村民的安危,只要他们能顺利的转移,那就不怕吴州那边漫流过来的洪水了!赵长城有信心可以将这股邪恶的水阻拦在江州城外。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转眼就是深夜了。
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村民们都得知了这个坏消息,虽然他们多么不情愿离开自己的老房子,但想想洪水的肆虐和恐怖,他们还是决定听从政府的安排,暂时离开。
各个单位的负责人,都向赵长城汇报工作情况。
赵长城忙得不可开交,不断的指挥和调度。
罗力接了一个电话,然而惊惶的走到赵长城面前,说道:“赵书记,吴州的大堤决口了!”
赵长城脸色冷峻,大声说道:“不要慌乱,快去看看村民疏散情况!我再次重申一遍,不能出人命!”
罗力道:“明白!”
赵长城看看远处黑暗中的吴州方向,似乎能感觉到那边正有洪水向这边滚滚流来。
李多说道:“赵书记,我们还是离开这里吧!洪水马上就要来了。”
赵长城嗯了一声,说道:“我们去那边的高地,观察一下。”
从江州调运过去的防汛物资,还好赶在溃堤之前运送到了吴州,为吴州的防洪救灾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赵长城把童城收购的防汛物资调了出来,以四海集团企业名义无偿捐赠给江州市,用于江州的防汛救灾工作。
夜浓如墨,雨势小了很多,天地间被黑色涂满了。
赵长城等人站在一处高地,几个大的探照灯,将雪白的光线投向吴州方向。
低洼处的村民撤离出来了,很多人都没有离开,而是站在高处向下面看,想看看洪水怎么样把自己的家园淹没。
负责疏散和撤离的同志们也就站在一起,指着下面议论纷纷。
隐隐约约中,看到汪洋的大水汹涌而来,像一头庞大的怪兽,席卷经过地方的一切物事,不可一世的向前、向前!
“洪水来了!洪水来了!”有人指着下面的洪水大声呼喊。
赵长城问身边的工作人员:“村民们都撤离了吧?”
有人回答道:“差不多都撤离了。”
赵长城四下望望,问道:“聂贤同志和夏坤同志呢?”
“没看到他们啊!”
“刚才还在的啊!”
“不会还在下面吧?”
“刚才已经上来了的,不过听说周老人还在家里没有出来,他们两个好像是去周老人家里了!周老人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又是瘫痪,聂老和夏书记好像是去救他了。”
“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914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914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五百零七章 这里安全)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风中的芦苇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