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这边的煤终有一天会挖掘到很深的地下,到时,南岭煤矿为了减低成本,就会把重心转移到靠近我们临沂方向的山岭,依我的估计,数年之后,或者十几年后,南岭煤矿就会到南岭的另一端发展新窑洞,那个时候,我们的制砖厂离煤歼石还有多远?”
陈子丹呵呵笑道:“岂不是他们从山上抛下来,我们直接接着就可以用了?”
赵长城笑道:“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也差不多了!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条运输通道,真的可以实现无车运输!”陈子丹搓着手道:“赵长城同志,听你这么一解说,我算是明白了,呵呵,我现在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运输通道运煤的兴况了啊!”赵长城道:“陈书记,那还早着呢,起码要等上七八年吧。”
陈子丹道:“我们制砖厂的地点选择得正好啊,离南岭煤矿这么近,这可是天然的优势。以前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有这种致富方法呢?东沟子乡的村民们,冒着生命危险上山采煤,也仅仅能够养家糊口,还时不时的要跟方南县那边起冲突啊!”孙子武也感慨道:“是啊,科学技术是第一娄产力,我现在算是真切的感受到这句话的魅力了。难怪一再强调,我们我解放思放,开放思路,要走改革开放的致富路!以前都是在文件上面看到这些句子,觉得太普通不过,一天读过几十遍,也没有什么感觉。现在通过这个例子,我算是明白了这些话的确切含义。”赵长城笑道:“武进同志,现在还用我解释为什么选择南岭煤矿作为我们制砖厂的合作方了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914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914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四十六章 才会有结果)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风中的芦苇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