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
胎息,即婴儿在母亲腹中之时的先天呼吸。道家修炼可使后天返还先天,恢复先天生命状态。这时口鼻没有出入之息,而肚脐独有嘘吸之能,好象婴儿处于母腹之时,即为胎息。高层次的胎息,指与天地同其呼吸。
[息息归根]
一呼一吸,叫做一息。人在下生之前,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即脐呼吸,因此肚脐乃为生身受秃的根源所在。中华道家修炼,讲究养系,因为“一息不存,命非我有。”而要炼炁,就要寻着呼吸根源。所以道家讲究丹田呼吸,即脐呼吸,以便返本还初,掌握生命的自主权,谓之息息归根。
[真息]
一般人的呼吸,多数粗而短,而且吸气少而呼气多,此即凡息
[息]
修炼之人,首先要调整呼吸,以便蓄养真炁,作为药物。故此调息之道,要求达到深、长、匀、细、微,此即真息。
[鹊桥]
鹊桥,原是神话之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桥梁。传说牛郎、织女相隔于银河两岸,每逢七月七日之夜,群鹊衔接为桥,以帮助二人渡过银河相会。唐韩鄂《岁华纪丽·七夕》:“鹊桥已成,织女将渡。”注:“《风俗通》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才调集·三》唐李洞《赠庞炼师诗》:“若能携手随仙令,校饺银河渡鹊桥。”原在仙道借喻为升仙之意,至唐崔希范真人《入药镜》中言:“上鹊桥,下鹊桥。”即将此喻引入内丹,其实是比作阴阳相通之义。在丹道修炼之中,鹊桥分为上、下两道。上鹊桥的位置,在鼻窍之内,上腰之处,通向口中有二窍,又谓之鼻梁金桥,又谓之天池穴,乃为任督二脉相接之桥梁。下鹊桥的位置,在阴践,即前后阴之间,其窍亦为任督二脉接通之桥梁。任督二脉乃为人身阴阳经脉之总枢,人身阴阳二炁靠此二桥而相通,正当修炼运行周天之时,真炁极易由此二窍而走失。故此须要舌抵上颚,以使上鹊桥相通;而又须微撮谷道,以使下鹊桥无漏。在丹道之中,上下鹊桥,也有其他方面的解释。
[阴跷]
阴跷,在针灸上名为会阴穴,处于前后阴之间,又称海底。按照人身周天黄道所在的方位,此穴排在二十八宿虚日鼠、危月燕之地,因此又称为虚危穴,亦含有日月交并、阴阳和合之意。阴跷脉即处于此,其脉在尾闾前yīn_náng下,道家修炼言此处为任督二脉之总枢,采炁之时以此为先。此脉一动,诸脉皆通。阴跷一脉,散在丹经,异名甚多,有天根、死户、复命关、死生根、酆都鬼户等。
[任脉]
任脉为周身阴脉之总汇,前三田所属之地。起于会阴,上行于身前一路,至于唇下承浆穴而止。一云下起于下丹田,至上鹊桥而止。又名前弦。
[督脉]
督脉为周身阳脉之总汇,后三关所属之地。起于尾间(会阴),至于上唇兑端穴而止。一云起于下丹田,至上鹊桥而止。又名后弦。
[漕溪]
运行周天之时,由尾闾沿夹脊一路上行,乃是脊髓之路,名为漕溪,又曰黄河。修炼之时,此为阳炁上升之路。
[小周天大周天]
小周天大周天,不出现于先古道书之中,乃是后世道书所用的名词,也不出现于外丹之中,而为内丹修炼所独用。小周天和大周天的含义,也有许多不同的意思。有的以“坎离交”为小周天,“乾坤交”为大周天;有的以括子时到,采小药、运河车、后升前降为小周天;而以正子时到,采大药、过大关、大丹成就为大周天等。现代气功亦有以意引气,打通任督二脉为小周天,打通奇经八脉为大周天,与道家修炼学所言层次不同。因为道家修炼书中所论大小周天,含义虽有不同,然而皆指身中内炁运行而言;而现代气功开通大小周天,是指所谓后天口鼻呼吸之气、或以意念引导之皮下气而言。此乃丹道与气功,所说小大周天的根本差别,二者之间,真有云泥之别。按照道家修炼学的正统学说,在天元丹法而论,以先天元炁发动之时,直透骨髓,打通任督为小周天,而以打通黄道为大周天。
[河车]
丹道修炼之中,采取药物,从任督二脉运送采炼此时局天运转,称为河车之路。又称漕溪,又称斗柄。
[火]
火,指心神。在修炼之中,有时运用守窍的功夫,即把心神集中于身体上某个部位;或者运用心神,配合与领导真炁的运行,这些都叫做用火。如果用火,则身体上相应的部位,因为有炁的作用,就会产生热、凉、麻、串、颤、抖等各种感觉,这些都是火力集中的表现。好象放大镜在阳光下会聚焦而产生热能一样,本来并不奇怪,道家修炼用来做性命功夫,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炼气功的人士看来,如果炼习用火的功夫,出现以上各种不同的感觉,便以为这是功能出现,甚至认为这就是所谓开天目、结大丹、出阳神、身外身等等,自以为了不起的功夫来了,如获至宝,喜不自胜,守住不放,拼命用功,日子一长,必然发生神经失控、气块结聚、生理失常等各种超常“功能”,这就是不善用火的弊端。不善用火,则丹道难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42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42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道家修炼术语3】)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色神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