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诗>是句句源自于《山海经》。浪漫诗人李白具游仙思想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梁甫吟>、<北风行>,甚至<清平调>等皆源于《山海经》神话。李贺诗对《山海经》神话亦多所运用。李商隐更是大量运用《山海经》神话象征、隐喻的个中翘楚。魏晋以降的小说:王宝的《搜神记》所志之怪,几乎是《山海经》神话的脱胎。唐传奇如《柳毅传》脱胎于《山海经》陵鱼(人鱼)的演化。宋名诗人苏东坡<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的祀歌:「骑龙白云乡、织锦裳的天孙、讴吟下招的巫阳」,都是直接源于<海内西经>的。
元剧《窦娥冤》、明小说《封神演义》、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莫不是《山海经》变化神话的一脉相承。明吴承恩《西游记》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神、兽杂揉的形象是《山海经》变化神话的运用。李汝珍《镜花缘》的奇闻异事、四十一个神话国等则是海内外经远人异国的改写。例:女儿国、毛脸国分别是《山海经》的女子国、毛民国。
近代戏剧:《牛郎织女》、《白蛇传》、《嫦娥奔月》等莫不取材脱胎于《山海经》神话。古诗词、小说、戏曲等泛取《山海经》神话题材者所在都是,举不胜举。现代诗文也不乏以《山海经》神话入诗者:杨牧、余光中、郭沫若、覃子豪、吴瀛涛等在诗中,神话往往成为讽喻性的解说主题。总之,《山海经》神话塑造了不少文学母题,神话与文学几乎是一体的两面,是象征的、想象的、朴野的、是叙事描绘的、是情感的、是富于生命力的文学形式。《山海经》的古神话,比之于西洋神话,是嫌零碎、简陋。然而虽不是琳琅瑰奇的篇章,但仔细探究,竟是一块一块的璞玉美石,可誉为“中国文学的宝矿”。
《山海经》怪物、神兽名称、简介一览表
注:“囗”指写不出来的字
南山经卷一:
1。狌々:兽,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食之善走
2。鹿蜀:兽,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佩之宜子孙
3。旋龟:兽,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
4。鲑:鱼,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5。类:兽,其状如狸而有髦,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6。猼訑:兽,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佩之不畏
7。尚付:鸟,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食之无
8。九尾狐:兽,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9。灌灌:鸟,其状如鸠,其音若呵,佩之不惑。
10。赤鱬:鱼,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
11。狸力:兽,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见则其县多土功
12。鴸鸟:鸟,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土
13。长右:兽,其状如禺而四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14。猾囗:兽,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15。彘:兽,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是食人
16。患:兽,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
17。蛊雕:兽,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18。瞿如:鸟,其状如而白首,三足、人面,其鸣自号也
19。虎蛟:鱼,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20。凤凰:鸟,其状如鸡,五采而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21。鲭鱼: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
22。颙:鸟,其状职枭,人而四目而有耳,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南山三次经过依次所见之神:鸟首龙身、龙首鸟身、人面龙身
西山经卷二
1。羬羊:兽,其状如羊而马尾,其脂可以已腊
2。虫渠:鸟,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已暴
3。肥囗:蛇,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4。赤鷩:鸟,可以御火
5。葱聋:兽,其状如羊而赤鬣
6。鴖:鸟,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7。鳢鱼:鱼,其状如鳖,其音如羊
8。肥遗:鸟,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食之已疠
9。豪彘:兽,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
10。嚣:兽,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
11。橐[上非下巴]:鸟,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冬见夏蛰,服之不畏雷
12。溪边:兽,其状如狗,席其皮者不蛊
13。栎:鸟,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食之已瘿
14。犭婴如:兽,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足人手而四角
15。数斯:鸟,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
16。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42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42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山海经》简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色神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