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暂无探火星计划目前集中精力“探月”
“我们一直在对国际上的火星探测活动进行跟踪研究,以便为将来我国实施自己的火星探测做准备。”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向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在地外空间探索方面主要集中精力启动“嫦娥”探月工程,至于火星探索,应该在探月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之后。
据了解,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就开展了火星探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中都有“行星探测”方面的课题,主要调查国外在火星等行星探测方面的进展,总结国外火星探测已取得的科学成果,并对我国初期火星探测的科学目标和探测器方案等进行预先研究。
欧阳自远院士介绍说,“嫦娥”探月工程已处于启动的初始阶段,但为了启动探月工程,相关科技人员已奋斗3年多了。为了探索火星,我们必须进行更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尤其是要利用月球探测所发展起来的技术和装备。事实上,除了距离相差较大外,火星探测与月球探测有许多类似之处。我国的月球探测计划主要分为3个阶段:首先发射环绕月球的卫星,深入了解月球;接着发射月球车,在月球上实地探测;最后,送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站,实地实验采样并返回地球。将来的火星探测也大体上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由于火星探测是耗资巨大的空间探索行动,目前为止世界上开展火星探测活动的主要有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是后起之秀。截止到最近美国“勇气”号火星车奔赴火星,人类发射火星探测器或与探测火星有关的探测器共37个。
另有专家指出,我国的“嫦娥”计划将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那时,人类探索火星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而我国也有可能启动自己的火星探索计划。
2040年左右火星中国基地建成
人类探测空间的雄心真是没有止境。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像的行星,火星显然已被列为空间探索的下一个目的地。如果实现登陆火星,则意味着人类跨出地月系进入太阳系。在火星登陆计划项目上,近年来,俄罗斯、美国、欧洲的航天机构和科研部门已开始紧密合作,加大研究力量,联手解决登陆火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探测火星目前还处于中国航天的远景规划中。不过,有关官员宣称,2040年前后,火星上的中国基地将成为现实。
未来航天中国扮演主角
由于载人航天工程代价巨大,以至被认为是“赌注巨大的赌博”。英国在30年前就放弃了航天计划。俄罗斯人因无法提供维持空间站所需的每年几千万英镑的费用,不得不看着其仍能工作的空间站坠入太平洋,俄罗斯因此大丢脸面。而后起的日本航天开发,则因其发射卫星失败及航天开发机构的重组而停滞不前。有国际空间观察家指出,由于俄罗斯空间工作衰落和美国空间计划失去方向,中国在国际航天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正由配角向主角转换。
火星生命
*火星陨石
2000年,一块火星陨石是美国于南极洲发现,编号为alh84001的碳酸盐陨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声称在这块陨石上发现了一些类似微体化石结构,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火星生命存在的证据,但有人认为这只是自然生成的矿物晶体。但直到2004年,争论的双方仍然没有没有任何一方占据上风。
有证据建议火星曾比今日更适于生命的存在,但生命到底在火星上是否真正存在过还不能给出确切的结论。某些研究者认为源自火星的alh84001陨石有过去生命活动的证据,但这一看法至今尚未得到公认。另有反对的观点认为,自从该陨石几十亿年前产生以来,它从未长期处于液态水存在的温度下(因而不会曾有生命活动)。
维京号(或海盗号)vikingprobes曾做实验检测火星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实验限于维京号的着陆点并给出了阳性的结果,但随后即被许多科学家所否定。这是正在进行中的争议。现存生物活动也是火星大气中存在微量甲烷的解释之一,但通常人们更认同其它与生命无关的解释。
将来人类若对外星殖民,由于火星的友善条件(同其他行星相比,火星最像地球),它很可能是我们的首选地点。
火星改造
地球化
有些人认为火星的环境可以被改造成类似地球的样子,主要是当作未来暴增人口的移民地。可以有以下几个方法:
1.在大气中增加适合适量的气体(包括温室气体和适合生物生存的气体),增加地表温度与气压,主要是为了液态水,其次是植物、动物。
2.在太空中架设巨大反射(或折射)镜群,将阳光反射至火星表面。
3.大量融解地下冻土层,再把水引到地表。虽然一开始会结冰,但随着工程进行,冰层进而融化形成水圈。
4.在冰上(包括两极)培植深色藻类进而加速融化。
5.散布固沙菌类、植物,防止沙暴的发生,进而生成土壤,扩大居住地。
在进行融化地下层时,虽然上层冻土的重量会把下面融解的液态水挤到地表,但是地层会下陷,而且结成的冰会增加地表的反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42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42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火星】)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色神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