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关于往生净土三辈众生之差别,依照《无量寿经》所说:‘那些能往生净土上等阶位的人,都是舍离家室摒除爱欲,剃发出家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习种种善业功德,以此回向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像这一类的众生,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菩萨清净海众,立刻显现在此人面前,此人即时追随阿弥陀佛,往生彼国极乐世界。便于七宝莲华当中,自然化生,安住于不退转的境地。智慧通达勇猛精进,随其意念神通自在。是故阿难,若有众生想要在今生今世便能见到无量寿佛,应当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修行一切善业功德,发愿往生彼国净土。
其次,那些能以中等阶位往生者是,若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众生至诚深心发愿求生彼国净土,虽然不能出家修行作清净沙门,广大修习一切功德,然而应当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适量修习一些善行,奉持斋戒,兴造建立塔寺佛像,斋饭供养出家沙门,悬挂彩缯点光明灯,散种种华烧种种香,以此一切功德回向,发愿往生极乐净土。此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化现他的**身形,具足一切光明相好,完全如同真佛一样,与诸大菩萨清净海众显现在此人面前。此人即时追随阿弥陀佛的化身,往生彼国极乐世界,安住于不退转的境地。功德智慧比前面的上辈者稍次一等。至于那些下等往生者,若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有人以至诚深心发愿求生极乐净土,假使没有能力作种种功德,应当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注持心忆念无量寿佛,乃至只有十念,念无量寿佛,发愿往生极乐净土。或者闻到此净土法门甚深难信之法,欢喜信受至心爱乐,不生疑惑之心,乃至一念净心念阿弥陀佛,以至诚心发愿求生彼国净土。此人临命终时,梦见阿弥陀佛,也同样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功德智慧又比中等的人再次一等。’按照《观无量寿佛经》所分的九品阶位,其上、中二品,约略收摄包含于《无量寿经》的三等之中,而《观无量寿佛经》的下三品的众生,都是在一生之中造种种罪业,末后临命终时,一念忏悔回心发愿往生净土而得成就往生的,这则是《无量寿经》中的三等所未提及的。依据《涅盘经》,断善根的阐提众生也有佛性这个义理宗旨,《无量寿经》的三等必需要与《观无量寿佛经》的九品合起来看,它的义理品类才能圆满具足,请诸位读者要详细思惟。
评论曰:‘诸佛的法身,遍满一切处,毗卢遮那如来既然如此,阿弥陀佛当然也不例外。一切法从究竟上来说,根本没有清净与染污的差异,哪里还有所谓的东方西方之分呢?然而在方便法门中,殊胜与浊恶的世界对于众生而言则有全然不同的感受。以凡夫之位而能够达到不退转者,只有在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才能实现,这不是其他的佛国世界所能达到的。
五浊恶世的众生只要能够发起至诚恳切的心,十念念佛就能够功业成就、了脱生死,刹那之间超过尘点劫的辛苦修行。我佛的大慈大悲,在此净土法门之中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
我们何其幸运遇到此等无上的广大法门,得以听闻阿弥陀如来殊胜宏大的本愿功德。如果还不能发起稀有难得之心,生起欣慕爱乐的忆想思念,就如同背离慈父逃离家乡,徘徊于贫困险恶的漫漫长路,经过久远劫来漂流浮沉于痛苦的生死大海,却没有人能够慈哀救护,如此怎么能不恐惧警惕?怎么能够不努力精进呢?
二、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意译曰归命无量觉,无量佛。亦即归命于无量寿佛及无量光佛也。净土宗称之为六字弘名。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信心也。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者,佛助一切众生行体成就也。盖众生之信心与阿弥陀佛助众生之行体,皆具足于此六字内。此谓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也。真言之口传以此名号为陀罗尼,为金刚界五佛。善导《观经疏》一曰:‘言南无者即是归命,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巴利文naas,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那谟”等,要读“南无”二字的古音,其汉语拼音为namo。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等。阿弥陀是佛的名号,名号来源于梵语音译,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
汉译本译成无量清净佛、无量觉、无量清净平等觉。总之彼佛的功德、智慧、慈悲、方便、依正**、度生功德,等等,各各都是无量。由于极乐教主多劫勤修,有无量妙德,所以成佛后有无量功德名号,每一名中皆具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42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42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无量寿佛)】)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色神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