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又问先生说:“智者分为哪几等?”赤松子回答说:“有三等,都是仁爱的人。上等的智者通晓天文,明察地理,不用学就明白,不用教就理解,暗记而不忘,能辨别音律,鉴别贤人和愚人,心地慈悲怜悯,不轻视别人,懂得成功失败的契机,知道进退,区别存亡。这种人即便贫穷,最终也会富有;即使暂卑微最终也会高贵,这就是上等的智者。中等的智者,对经书融会贯通,常保持恭敬的礼仪,见贤思齐,扶危救弱,施予恩惠不后悔,忠孝大义上不欠缺,言语不伤害人,温逊卑。这种人不用学,最终也会觉悟,即便没显贵,最终也会通达,这就是中等的智者。下等的智者,改掉以往的过失好好修持未来,听到(自己不会的)学业就想学习,深信善恶报应之事,不侵犯他人的财物,保护性命,爱异身体,懂道理,通文法,自己能力强却能体恤能力差的人,自然就会害怕灾变衰败。这样小心谨慎没有过失,不会遭意外的灾祸,这就是下等的智者。”黄帝说:“善哉!善哉!这些话对立功立德(的指导意义)不可估量。谨依赤松子所说,记录下来,以宣示众人,以引渡众生。”群臣叩头退下,依照教化奉行。
《神仙传》卷二皇初平改字为赤松子
皇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
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
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
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
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皇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
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
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
初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之初平叱曰,羊起。
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初起曰,弟独得仙道如此,吾可学乎初。
平日,唯好道便可得之耳。初起便弃妻子,留住,就初平学。共服
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
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略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
改字为鲁班。其后服此药得仙者,数十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42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42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赤松子】)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色神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