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记载】
三官信仰兴盛于魏晋南北朝,唐宋犹存其余绪。现存《太上灵宝上元天官消愆灭罪忏》《中元地官消愆灭罪忏》《下元水官消愆灭罪忏》,即出之唐宋间。
旧时各地有三官庙、三官殿、三官堂。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三官生日。清顾铁卿《清嘉录》卷一云:
"遇三元日,士庶拈香,骈集于院观之有神像者。郡(指吴郡--引者注)西七子山有三官行宫,释氏奉香火,至日,舆舫络绎,香湖尤盛。归持灯笼,上御三官大帝四字,红黑相间,悬于门首,云可解厄。或有人以小杌插香供烛,一步一拜至山者,曰拜香。"
【三官的职能】
天官赐福: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
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玉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
【奉祀】
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为神诞之日,道教徒都进庙烧香奉祀,或建金箓、黄箓道场,以祈福消灾。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亦太极界之神。在玄黄判分,天地肇定后,乃有天官、地官、水官三帝出,而为治理天、地、水三界。考校天人功过,而司众生祸福之神。又称为上元、中元、下元三元也。集仙录以:“张
道陵于龙虎山,修三元默朝之道”。所以人间祀奉三官,系自汉张道陵始。至元魏时,乃以三官配为三元节: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定为天官大帝诞辰;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定为地官大帝诞辰;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定为水官大帝诞辰。魏书释老志云:“张道陵受道于鹄鸣,因传天官章本,千有二百,弟子相授,其事火行!斋祠跪拜,各成道法。有三元九府百二十官,一切诸神,咸所统摄“。按三官大帝,设有九府,共部一百二十曹,计三元九府有三百六十应感天尊。世人合三官简称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也。(按三官之号曰赐福,曰赦罪,曰解厄,皆为天圣度世之德心也。故世俗乃有:“尧帝乃天官所降生,舜帝为地官所降生,大禹系水官所降生”的传说。)
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仪礼》的《觐礼》篇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不过,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东汉时,张陵创立天师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书作为道教徒请祷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南北朝时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为一。
天官赐福天官大帝
道书以:上元天官,为玄都元阳一品,居紫微宫中,部三十六曹。主宰众生善恶之籍,致诸仙升降之司,号曰:上元九气赐福天官,曜灵元阳大帝,紫微帝君。
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
地官赦罪地官大帝
中元地官,为青灵洞阳二品,居北都宫中,部四十二曹。主宰三界十方九地,掌理八极四维五岳,考众生祸福之机,核男女善恶之籍。号曰:中元七气赦罪地官,洞灵清虚大帝,青灵帝君。
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大帝
下元水官,为阳谷洞元三品,居青华宫中,部四十二曹。主管江河淮海水域万灵,掌死魂鬼神之籍,录众生功过之条。号曰:下元五气解厄水官,金灵洞阴大帝,阳谷帝君。
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玉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42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42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三官大帝】)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色神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