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氏河图
清朝万年淳所定外方内圆之河图图式。其《易拇》说:“盖河图外方而内圆,一、三、七、九为一方,其数二十也;二、四、六、八为一方,其数亦二十也;中十五,共五十五数,中十点作十方圆布,包五数在内,此外方内圆,而五数方布在中者。中一圈即太极圆形,外四圈分布四方,为方形,十包五在内,仍在圆中藏方、方中藏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之妙也。而十五居中,即洛书纵横皆十五之数,是又河图包裹洛书之象。河图点皆平铺,无两折,洛书亦然。旧洛书二、四、六、八皆两折,不知河洛本二四六八平。亦宜平铺”。“河图已具洛书之体。洛书实有运用河图之妙”。此图六合一为七,二合七为九,三合八为十一,四合九为十三,五合十为十五,总数为五十五,皆为阳数。与洛书对位相合,皆阴数相对,御之以中五,则皆为阳数,说明阴阳相抱、阳生于阴、阴统于阳之理,是对《周易》扶阳抑阴思想的发挥。近人杭辛斋认为“万氏之图,较仅改形式而无意义者,自高一筹。然两数之体用分合,固极明晰,不必改作,意自可见”。并论述万氏河洛的关系:“其实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即先天。洛书为后天,河图为体而体中有用,洛书为用而用中有体,此即万氏图中分圆分方、方含圆、而圆又含方之意也”。(《易楔》)
[编辑本段]【雷思齐的《河图》】
雷思齐(1231一1302),字齐贤,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宋亡弃儒服为道上,居乌石观,遍览云笈,深究玄学。晚年应道教三十六代天师礼请为玄学讲师,布道于广信山中,学者尊称为空山先生。易学著作今存《易图通变》五卷、《易筮通变》三卷。
《易图通变》作于元大德庚子(1300年)。卷首列《河图四十徵误之图》,还有《参天两地倚数之图》、《参伍以变错综数图》和《参两错综会变总图》等图。雷氏主“河图”为四十数说,曰:“河图本数兼四方四维共四十,圆布为体,以天五地十虚用,以行其四十,故合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谓此四十数《河图》出于伏羲之前,为圣入则之画卦之具。雷氏以数配卦,用九宫数虚中之八宫数配《说卦》八卦方位:天一配坎、地八配艮、天三配震、地四配巽、天九配离、地二配坤、天七配兑、地六配乾。
其“河图辨徵”谓亲见陈抟《龙图》一书,内有形九宫的“本图”和五十五数的“形洛书”二图,至刘牧宗之衍出五十五图,而李觏“元不识此之三本之则一,妄析以为三”。曰:“至其甚者,以五十五数之图乃妄谓之河图,而以图南所传之河图反谓之洛书。颠倒迷谬,靡所底止。”斥刘牧、李觏以《洪范》九畴五行之数为“洛书”,“盖其之妄也”,斥朱熹、蔡元定“以书为图,以图为书者,又妄人中之妄人也”。雷氏主“洛书”不可画作点数图,曰:“余特谓图则有数可通,而书则有畴类可数,而不可布之以为图也。”
实际上,雷氏的四十数黑白点配八卦之图,是归纳刘歆‘河图”即为八卦说和刘牧黑白点九数《河图》及朱熹虚中为“太极"说,重新演绎所出之图,是“河图”发展史上一幅花样翻新的图而已。以所谓“河之出图羲前,既得以则而画卦,因及于洛之出书禹后,复得以则而叙畴尔”的“比类而互言之”之说,释《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义,在当时看来似乎近正,然而今天以《易传》并非全为孔子作的共识来分祈,无论如何解释都是没有意义的。此已足见封建社会里文人受“圣入”言语羁绊的无可奈何心态。雷氏既不认为《系辞》此说是“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又不主刘牧的九数《河图》说和朱熹的十数《河图》说,如果仍要图释《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入则之”,也只有归纳诸说,从而演绎出新图和新说的一条路可走。
[编辑本段]【河伯、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42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42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河图】)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色神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