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梵书》后的印度典籍中就把众天神提婆和最高恶魔阿修罗的对立斗争,构成神话传说的主要题材了。顺便一提,到了婆罗门的时代,提婆也不算是完全正义的代表了。例如湿婆派有这么种说法:“我们崇拜湿婆(siva)和诸神。我们不崇拜提婆(devas),也不求助于阿修罗(asuras)。”这里面的湿婆(siva)和诸神就是指三大主神中的破坏神湿婆和他的分身们。而提婆和阿修罗的差别就是非善与恶了。阿修罗在婆罗门时代正式“荣登”恶魔王的宝座,也在此时,阿修罗的名字和地狱正式连在了一起“地狱,称作“纳拉卡(naraka)”,在七层世界(cdhara之下)。那里,充满烈火与酷热、痛苦与沮丧、迷惑、失望和抑郁。那里(略)。地狱不是永恒的,也没有反抗上帝的撒旦,那里有恶魔般的生物叫做“阿修罗”,将不完善(?)的灵魂带到邪恶危险的地狱来。(略)如吠陀所言:“无日的、恶魔般的、真实的世界,禁闭在黑暗之中,那里的人们(死去的人们)将与自己的灵魂为敌。”
当然,风水轮流转,到了佛教神话时期,阿修罗皈依佛门,修得正果,成为八部众之一,与佛相抗争的最高恶魔宝座也就拱手让给了魔(yama)。而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关于阿修罗的另一说法。
阿修罗asura是佛教中“恶魔”的代称,原为波斯教的最高善神亚夫拉.马自达(aazd),ahura字意即为贤明,崇高的意思,象征物为“火”,所以波斯教又称教。由于当时印度和波斯之间的战争,亚夫拉被印度教吸收成为魔神,在印度神话中是和雷神因陀罗争战的恶神,转入佛教之后即为现在所称呼的阿修罗,不过和原來的亚夫拉已经不一样了。
拜火教的教义也很有意思,拜火教文献说明:“最初的世界如双子灵;所谓灵,即代表了一切的行为,一方为善,一方为恶。能够选择贤明的一方为善,愚笨的一方为恶。当灵在运行时候,归于虚伪的追隨者成为現在存在的恶者,而只有真实追隨贤明的灵的人才能得到永生。”拜火教的这种教义和当时普遍的一神教不太一样,十分强调善神亚夫拉和恶神阿里曼的共同存在,这是很多后来神話故事构架的模形。而这种二元论的善恶学说对之后基督教的善恶说有很大的影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42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42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修罗和阿修罗】)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色神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