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魈
未见于典籍之中,不知为何物。北方海外有一目国而手脚俱全,有深目国而一目一手,有柔利国而一手一足,都不符合游戏中那种一目两手一足的形象。况且山魈是被划分到妖魔归属之中,还是得去精怪中寻找线索。
而《山海经·海内经卷》里提到的:“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脣蔽其面,因即逃也。”,也即《海内南经》里的枭阳国人,这种吃人的怪物,虽然样子有些微的差异,倒是和游戏中的怪物有些神似。《国语·鲁语》里有:“夔一足,越人谓之山臊。”然而夔一般为水神,不吃人。在《神异经》里也曾有言及燃爆竹惊山魈之举,只是那东西长仅一尺,也不吃人。因了这种说法,又有人将其与年混为一谈(关于年的故事,即是除夕的由来)。游戏中的山魈等级不高,说成是年这种大怪物不甚妥帖,恐怕还是将其看作糅合了多种形象的原创怪物比较恰当。
陆吾
昆仑山神。《山海经·西次三经》:“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它的样貌是长着九条尾巴的虎身顶着一颗拥有锐利目光的人头,它的指责是管理天之九部和天帝园圃的时节。根据郭璞的注解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陆吾的神格较高,除了掌管天界九个区域的界限之外,能够料理天神花园的时节(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气候魔法了吧?),因此它绝不是园丁,而是类似中央空调随时调节气温的存在。
相柳
又称相繇,上古凶神,特长是放毒水污染环境。根据《山海经·大荒北经》的记载,相柳蛇身九头,巨大得能同时在九座山头吃东西,它不断呕吐毒液形成水味苦涩的恶臭沼泽,发出的臭味甚至能杀死路过的飞禽走兽。它随同共工发洪水伤害百姓,半途遭遇一心治水的禹,共工不能战胜禹惨遭流放监禁。相柳继承共工遗志继续作怪,禹便杀死相柳,但是相柳的血液腥臭,流淌过的土地五谷不生,弥留时流出的口水更形成了巨大毒液沼泽,禹三次填平沼泽却三次塌陷,只好开辟整理为干净的大水池并为众天帝在池边建造宫殿楼阁,称为众帝之台。鰩和柳一声之转,在山海经中出现的相柳和相繇事迹又基本相同,因此可以认同郭璞的说法,相柳就是相繇。
鹗
在《山海经·西次山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钟山山神烛龙有个叫鼓的儿子,和另一个叫钦丕的家伙合伙将一个叫祖江的天神杀死在昆仑山的东南方,黄帝知道这事后很生气,将他们杀死在钟山南面的瑶崖。钦丕戾气不散,化做一只像雕的大鸟,白头红嘴,虎爪,背上有黑色斑纹,鸣叫的声音像鹄,它出现在世上,世上就一定会有大的战乱。”这东西就叫做鹗。
……没错,大家该发现了,游戏里的鹗,似乎和这段故事完全搭不上边。游戏里对这种怪物的介绍是“羊身人面,虎牙人爪,能发出婴儿的叫声来引人上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很好解释。翻开《山海经·北山经卷》,我们可以找到这样一段文字:“又北三五十里,其曰句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想来,大概是因为鹗与鸮字形相近,所以被弄错了吧。
另外,鸮只是声音像婴儿而已,真正能够发出婴儿声音来引人上当的,是住在若水边上一种叫做魍魉的精灵。
化蛇
载于《山海经·中山经卷》:“又西三百里,曰阳山……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其邑大水。”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妖怪。相对而言,反而是日本著名漫画《三只眼》里的陵小路佩(正体是化蛇)比较广为人知,也正因如此,对游戏里设定的这种丑恶形象实在是完全无法接受……
兕
兕是一种与犀牛相当类似的生物,有人将这二者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山海经·海内南经》有这样的两段记载,“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兕兕西北有犀牛,其状如牛而黑。”,由此可见,虽然相似,但二者并非完全相同。如同形容名山大川必言仙鹤白鹭一般,古籍里要形容地方险恶,也多言“其上多犀兕虎熊之类”。
记得《西游记》里有一段,太上老君所骑青牛走落凡间成精,使着一个圈儿,套去众神好多兵器,这只青牛就是兕了。吴承恩写得好:“独角参差,双眸幌亮。顶上粗皮突,耳根黑肉光。舌长时搅鼻,口阔板牙黄。毛皮青似靛,筋挛硬如钢。比犀难照水,象牯不耕荒。全无喘月犁云用,倒有欺天振地强。两只焦筋蓝靛手,雄威直挺点钢枪。细看这等凶模样,不枉名称兕大王!”
在《左传·宣公二年》里记载着:“犀兕尚多。”,之后就再无据可考,想是除了一只被李耳骑着仙去外,其他的统统死光了。
牛头妖
印度神话里有个叫做马西沙的牛头恶魔,好生厉害,众神都打不过它,最后众神合力召唤出伟大的降魔女神杜尔加,经历苦战终于将它打败。我国的神话传说里,最有名气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42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42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山海经·轩辕剑·神魔怪兽大解析】)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色神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