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大通,字太古,山东宁海人,广宁其号也。金熙宗天眷三年正月初三生。初名璘,号恬然。世为宦族。据《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言其少孤事母至孝,有出尘修真之志,好读易,晓卜筮。梦神人示以周易秘义。由是洞晓阴阳律历卜巫术。厌纷华而乐淡薄,隐德于卜筮之中。后“遂行至岐山,遇神人复授以易之大义。十五年坐沃州桥下而不语。”世宗大定三年,遇重阳祖师于宁海州,背坐于石,郝曰:“请先生回头!”重阳祖曰:“君何不回头?”郝忽惊异!遂拜为师。翌日晚于朝元观付以二词。言下领悟,如走万里迷途一呼知返。次年母终,遂弃家寻师,八月三日从祖师。入昆仑烟霞洞请列门弟子中而求法焉,受道真诀。二十二年居真定升堂讲演,远近来听者常数百人,有人问答歌诗,周易参同演说图象(卦图斯演,至道大成)。晚年又写了《太古集》一书,以卦图叙述得道成仙的秘诀(早穷易道之言,晚造神仙之诀)。后乃成仙。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及《金莲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元世祖褒赐广宁通玄太古真人,后武宗时加封为太古广宁通玄妙极真君。世称华山郝祖,流传华山派。
孙不二,号清净散人。宁海豪族孙忠翊之**也。金太祖天辅二年戊戌春,母梦七鹤舞于亭,一鹤渐入怀,觉而有娠,至己亥正月五日乃生。孙姑性慧聪明,温和慈善,柔淑贞懿之态,严于礼法,挺乎自然。长适马丹阳,克尽妇道,生三子。因夫拜重阳祖为师,筑全真庵学道。重阳祖欲度仙姑,乃显神通:如大醉径造内宅,卧于孙姑寝室,孙姑责其非礼!怒锁房门,使仆呼夫归。告之。丹阳曰:“师与我谈道,不离己席,岂是有事?”及开锁,见室已空,同往道舍,见师正浓睡!于是孙姑竟加笃信,遂亦拜重阳祖为师;师授以天符云箓秘诀。夫妻敬之若神,事之若君。后孙仙姑从风仙姑居洛阳下清宫之风仙洞乞食度日,垢面蓬头,以秽污而远世魔。内修仙道,外隐仙迹,七年乃成(清净散人,探玄得道)。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一日沐浴更衣,跏趺而逝,奄然而化,香风散漫,瑞气氤氲,竟日不散。时丹阳居宁海环堵中,俄闻仙乐骇空,仰而视之,见仙姑乘彩云而过,仙童玉女旌节仪仗拥导前后,府而告丹阳:“吾先归蓬岛侍君也。(蓬莱仙路,亿劫独持)”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大元至元已已正月褒赐清净渊真顺德真人。后元世祖时敕封为清净渊真玄虚顺化元君。俗称清净孙祖,流传清净派。
“布袍竹笠冒暑东来”、“十五年坐沃州桥下而不语”、“乞食度日,垢面蓬头”:这些该当是七真们的真实写照吧?能有金阙陈情、玉炉焚香的庄华,亦有蓬头垢面乞食度日的困窘,然均能以平常心安然处之,不碍修仙之志:的确是祖师风范。小说上对他们的再造,不违反其基本的经历与性格。
王重阳
王重阳(1112—1170年),名哲,字知明,号重阳。少时醉心武学,后经吕洞宾传道度化,遂摈弃妻子儿女,学道成仙,创立了全真教,被尊为重阳帝君。
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后迁终南县刘蒋村。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全真教略,中甲科,遂易名世雄。年47,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建立全真道。
其善于随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在山东宁海等地宣讲教法。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收弟子7人,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十年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4人返归关中,卒于开封途中。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融合学说。全真道内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必修经典,认为修道即修心,除情去欲,存思静定、心地清静便是修行的真捷径。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箓,不事黄白炼丹之术。
其死后三年间,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421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421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全真教】)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五色神光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