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人,农民出身,早年加入黄巢起义军。黄巢在长安称帝时,张全义被任命为“吏部尚书”。黄巢败亡后,张全义也投靠了诸葛爽,任泽州刺史。
虽然同在诸葛爽的麾下,但一个在洛阳,一个在泽州(今山西晋城),很难有交集。不过,同样的来历、同样的选择,使这哥俩倍感亲切。根据史料记载,二人的友谊一度发展到“患难交契,刻臂为盟,永同休戚”的程度,堪称“五代好基友”!
李罕之、张全义的第一次通力合作,是在光启二年(886年)冬天,诸葛爽病逝之后。当时,大将刘经扶持年幼的诸葛仲方接任节度使,独揽河阳的大权。李罕之不服气,带着自己的人马就从洛阳杀到孟州(河阳节度使驻节地)。
张全义原本在刘经这边,但考虑到与李罕之“同源同种”,怎么着也该穿一条裤子,于是伙同李罕之去收拾刘经。
可是,李罕之、张全义联合起来也不是刘经的对手,哥俩被打得屁滚尿流。李罕之咽不下这口气,找河东的李克用搬救兵去了。
去年在关中地区搅了一趟浑水,李克用还有些意犹未尽。如今听说中原有需求,“活雷锋”李克用哪有拒绝的道理,带着三万沙陀军,跨马提枪直奔河阳而来。
李克用一出马,十个刘经都不够打,李罕之“背靠大树好乘凉”,自封为河阳节度使。“好基友”张全义担任河南尹、东都留守,收拾洛阳那副烂摊子。
这些中原混战的情报经过金銮卫的渠道源源不断的送到了李保的案头,当他看到张全义的时候,他有点动心了。
(本章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5380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5380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三百八十五章 发现目标)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何无庸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