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 第558章 徐庶破吴(六)(9/9)

文/欧阳玉清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 | 本章字数:1210  |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txt下载 | 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随身带着一个世界回到过去当先生最强军魂铁骑之虎啸狼骑嫡女猖狂王冠边上的几何币窃民大宁国师三国之青州北洋之华夏帝国末世君王三国大发明家
虔娶尹氏的‘女’儿做了妻子。

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系西凉国王李嵩的“十六世子孙”。李渊为了纪念祖先,在姑藏尹夫人台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大寺院,名叫“尹台寺”。唐代诗人岑参曾登临此台,并作了《登凉州尹台寺》诗:“胡地三月半,犁‘花’今始开。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形象地描绘了尹台寺昔日的情景,可见尹台寺在当时是很有名气的。

尹夫人儒学深厚,向往大一统。李也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对国家的分裂痛心疾首。两人志趣相投,治国理念一致。尹夫人劝他奉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为正统,奉表称臣,这也正是李所愿。因此,李多次上书东晋朝廷,表达他为恢复晋室的决心。他曾做《述志赋》,明其心志。篇中他以清新温厚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希望隐居,不慕荣华的志趣;同时,又以诚挚热烈的感情,表达了自己愿在东晋朝廷的领导下有所建树的抱负和决心。尹夫人对李说:“我们虽与中原王朝阻隔而偏居西陲,但与中原文化和思想意识是紧密联系的、承继相向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弘扬汉族文化。”她因此提出了许多积极的措施,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兴儒重农”的富国强兵的国策。比如要李广开言路,在敦煌南‘门’外修筑厅堂,名曰“靖堂”,作为议论朝政、检阅武事、听取收集各方意见的地方。堂内“图赞自古圣帝明王、帝臣孝子、烈士贞‘女’。玄盛亲为序颂,以明鉴诫之义”(《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同时,还在敦煌修建泮宫,设立县学、州淹医学,广招学生500余人。并在各郡设置五经博士,负责传授经学。为弘扬汉族文化,传播汉族思想意识,可谓不遗余力,致使当时敦煌地区学风大盛。他又知人善任,虚衿下士,中原流士纷纷西来,一时间西凉境内聚集了大批文人名流,如史地学家阚、经学家宋繇、教育学家刘、天文学家赵等。敦煌一时成为中国西陲边疆传播汉文化和儒学思想的中心,为汉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李也成了当时西凉的政治文化领袖,尹夫人至功厥伟。尹夫人是一个贤内助,李当然也不是一个窝囊废。相反,他是一位通经史,知兵法,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在位18年颇有政绩。当然,尹夫人从建立西凉政权始,就对国家战略的制定产生着重要影响,凡建策,都符合天下大势,很少有失误的地方。所以史书上对她多有赞语:“及创业时,多所赞助,故时有李尹王敦煌之传”《晋书列‘女’传》。对外,他和好于东晋,接受东晋的封号,借以争取中原汉族人民的支持。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后),李派舍人黄始、梁兴等人带着他给东晋皇帝的表章,出使建康(今江苏江宁县南),用窦融、张轨治理河西、威镇关西的故事,表示他对晋王朝的忠诚,以求得晋王朝对他所建西凉政权的承认,敦促晋王朝北伐西征。因东晋朝廷忙于内斗,没有给他明确答复。遂于第二年又派遣法全和尚为使者,再入建康奉表以求,以“忘寝与食、思济黎庶、以崇国宪、全制一方”的情感,进一步表达他的心愿。与此同时,他又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结好南凉对抗北凉。


状态提示: 第558章 徐庶破吴(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558章 徐庶破吴(六)(9/9) 返回《重生三国之我为张任》目录下一章:第559章 徐庶破吴(七)(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