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台湾娱乐1971- 142【卖疯了】(2/2)

文/得闲读书
台湾娱乐1971 | 本章字数:1269  | 台湾娱乐1971txt下载 | 台湾娱乐1971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变身霸道猫女总裁黄昏的第一章顾盼成欢陆门:七年顾初如北老婆爱逃家:带上儿子去抢亲[综]我们和离吧(快穿)就是那个鬼我的美女班主任如何光荣地炮灰强娶回到民国嫁特工星夜咏叹
多。

著名作词人黄沾撰稿写道:“《千千阙歌》这张唱片里的六首粤语歌,必将改变香港人的听歌习惯。粤语流行曲不同于国语流行曲和英文流行曲,具有明显、深刻的本土文化标志,我们姑且把它称为香港流行曲……

粤语在香港有着其他语言难以相比的人口优势,这张唱片的发行为香港音乐打开了一扇奇妙的大门。以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粤语歌已经流行起来,我敢保证,未来的二十年,香港将是粤语歌的天下……

对于音乐人来说,它带给我们的改变是歌曲的创作方式,确立下‘先曲后词’的步骤。按谱倚声填上文字,本来是隋唐以来,便有的方法。宋王灼《碧鸡漫志》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张炎《词源》也说:‘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吴越一带的方言,本就比国语更接近古汉语,这相当于回归本源了……

再来说说唱片中的歌曲,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一生何求》。里面歌词的叶韵十分自由流畅,让人听起来耳熟能记,其非常清新自然……”

黄沾这篇文章夸得王梓钧有些脸红,除他之外,包括亦舒在内的许多名人,也是将这几首歌夸得上天才有,地上全无。

不过保守一些的报纸和上层人士又开骂了,说粤语土里土气,用来唱唱广告歌也就罢了,现在居然成了流行曲,简直就是社会的倒退!

王梓钧现在可不管倒退不倒退,他只要能在香港闯下正面的名气就可以,然后钞票大笔的进来。

当各大媒体报道粤语歌的同时,也将王梓钧当做焦点人物对待。这次大多以正面报道为主,毕竟刚刚还在夸粤语歌,转眼又骂其创作者,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

最让王梓钧讨厌的,就是那些不骂粤语歌,专骂他王梓钧的报纸,像是不骂他一下就一天吃不下饭一样。其中的代表就是《言报》,好像是和他杠上一样,其主编陈宏的死居然成了他们骂王梓钧的一个理由。

不过《言报》的报道已经掀不起风浪了,不仅如此,就连邵氏花钱宣传的《大军阀》,似乎也成了大海里的一朵浪花。

许多港人现在做的事情,就是下班之后立即打开唱机和收音机,躺在床上或沙发、椅子上,静静地听王梓钧的粤语歌。

一些开明的公司,甚至在电台播放粤语歌的时候,允许员工打开收音机。

于是一个让王梓钧哭笑不得的结果出现了,包括《喋血孤城》在内,港内所有影院的上座率普遍下降两个点。大家都躲在家里听歌,不愿意出来看电影了。

《千千阙歌》首日唱片销量就达到了1万张,这个数字把王梓钧就吓了一跳。要知道,他去年的《精忠报国》在香港磨磨蹭蹭几个月才销售几万张而已。

而且现在《千千阙歌》在香港是有价无市,黑胶工厂加班加点的制作,心急如焚的市民爱屋及乌之下,把还在架子上的《精忠报国》都给买空了。

一周过去,《千千阙歌》销量达到了6.3万张,比照此时香港人的购买力和人口数量,这只能用卖疯了来形容。

顺带的,市面上残留的几千张《精忠报国》全部售空。

就在此时,王梓钧的《大唐双龙传》开始在《明报》连载,并发布消息说,单行本《搜神记》将会在半个月后发售。

以前除了一部分铁杆武侠迷之外,很少有人知道王梓钧是即便从一些报道上得知,但也是转眼就忘了。

直到《明报》上的《大唐双龙传》一刊载,整个香港岛都震了三震。

因为作者署名孔宣的背后,居然打了个括号——原名:王梓钧!


状态提示: 142【卖疯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142【卖疯了】(2/2) 返回《台湾娱乐1971》目录下一章:143【征服港九】(快捷键→)

推荐阅读九星霸体诀战神狂飙脑海里飘来一座废品收购站从呆毛王开始公开处刑屠龙之前就读过龙族的路明非轮回乐园:遍地是马甲DC新氪星特拉福买家俱乐部从海贼开始横推万界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带着系统混兽世精灵,可我是个培育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