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才是真正的特战任务,不是吗?
滩岸作战的特色就是多水,与沙漠作战刚好相反,但对装备的防护与保养要求则相同
,甚有过之,因为海水对金属所能造成的侵蚀与伤害可比风沙强得多,但现代的枪
枝已进步到可出水的同时直接进行射击,而不需其他防护措施,但相对的,耗损也相
对提高,而潜水装或湿透了的战斗服於行进所发出的声响也可能暴露了小组的行踪
,不得不防,另外,所有夜战与密林作战的应注意事项同样适用於滩岸作战中,而不
确定则是整个任务中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由於牵扯甚多,笔者将於日後另以个案
的方式说明,并以沙盘推演的模式分析各种战术与应变的得失。
沼泽、流沙地形
沼泽与流沙的形成主因是水,有了水生命就会出现,植物也会出现,因此沼泽与流
沙地形通常也就是树林或草原、丛林的地形,战术情况要求与战场应变原则不变。
只是得留意脚下的那块地是否有隐藏的危险,而沼泽地则需另外注意沼气,而森林地
带的虫害如水蛭、蚂蝗与蚊孑等亦不可轻视之,而若有人不小心误入流沙,其馀人
应以长条坚固的物体横於流沙池两端,再行救援工作,切不可以绳索或树枝由岸边
施以援救,因那己证实是不实用的方法,而误入流沙的人员则与溺水相同,放松全身
以平躺的方式浮於流沙表面,因流沙的比重较水大得多,因此浮於其上并不会太难
,但由也由於比重重的问题,吸着力相当的高,这也是为何身陷流沙人员较难自力脱
困的原因。
另外,身处流沙中的人员切忌慌乱的移动身体,试图以游泳的方式脱困,那可能反而会
导致加速沉於流沙底,因为流沙是水由下往上顶,愈往下,水愈多,比重愈小,而
上层的比重重的沙层则会将人整个埋没,连一丝痕迹都不留,你一挣扎,身旁的沙就
会被推开,而下方的水就会涌上来,两旁的沙则会补过来,以其本身的质量压住向下
移动的肢体,就像被困绑一般,然後就bye-bye了,这是流沙的情况,至於沼泽,那
就又有些不一样了。
身陷流沙的人,不是淹死就是渴死、饿死,而身陷沼泽则可能还得面对沼泽生物拿你
当大餐的情况,而沼泽的比重虽不若流沙那麽大,但仍旧会把人给吸住无法脱身,因
此沼泽地的行进与流沙地区的行进一样都得随时注意,以免平白损失了自己的性命
。而在战术的选择上,具快速位移的运动战术是最佳的选择,但就各国部队的经验
,以两路纵队的平行前进方式是最佳的选择,除了战术上的考量外,万一行进路线
遭遇到前述危机时,也方便提供救援或其他支援动作。而最主要的用意则是为了保
险的理由,将相同的装备分配至两个组,若一组人遭遇状况而不得抛弃装备以保全
性命时,至少另一组还有一套相同装备可确保任务确实执行的可能达成,凡事都保
有备用应变计划也是特战部队的特色,记得本讲座第一讲的总论中所提到的吗,任
何一个作战计划都有一个主要执行计划、一个备用计划与临时应变计划等叁个计划
,而这种精神与随时应变的执行力,也正是特战人员之所以与一般部队不同的原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39256/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39256.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特战写作素材专辑】(九)小组地形战术)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JHer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