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汽车制造事业的初期阶段,丰田喜一郎就致力于培养当时尚未发达的零部件产业及相关工业,他花了10多年的时间。
一辆汽车是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集机械、电器、铸造、压延、动力等多种技术于一身的复杂产品,是由钢铁、电子、橡胶、玻璃、塑料等多种行业配合完成的综合产品。
老一辈的人想要完成这些产品的集合制造汽车要经过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但是现在不是几十年前了。74年韩国现代投资1亿美元的汽车生产制造基地,完成了韩国汽车业的腾飞,从69到74年,五年时间完成了汽车全部国产化,创造了工业奇迹。前四年给韩国的汽车产业工人打了个好基础,第五年买了新设备实现产业升级。
丰田的喜一郎靠自主研发,完全的独立拼搏。现代的郑周永依靠购买设备及制造技术完成汽车产业建设,并利用国际形势及国外公司实现韩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创立。使韩国汽车走出了国门出口世界。
这样的例子已经有了,林强生只需要借鉴过来就行!
1979年,留给中国汽车产业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也不算少!
1982年至1986年。中国共进口轿车17.34万辆,是前32年进口的两倍多(1950年至1981年共进口轿车7.38万辆),主要供给各级政府机关。其中1985年进口轿车10.6万辆,共花费29.5亿美元。1985年中国汽车进口量总计34.5万辆,大大超过中国汽车总产量,红旗轿车被迫停产。同时期。有数十万辆走私汽车涌入中国市场,国内汽车制造厂全面陷入困境,被迫进行合资。中国国产轿车行业就此完蛋。同时期,韩国对国产汽车执行严格的市场保护政策,直到1987年,韩国政府对进口轿车还加收60的关税。到1989年,外国汽车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仅有0.18。韩国政府提倡反奢侈和“全民使用国货运动”,把保护本国工业的思想植入到国民意识形态中,有力推动了韩国汽车工业崛起。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3823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3823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二十章 汽车工业)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好闲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