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听到这里。再次忍不住直接拍了桌子:“对,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但还不系统,你能具体说说你的思路吗?”
夏宇当然不会藏私。一是本来就存着露一手来获得他认可的机会,二来他也是真心喜欢和敬佩格雷厄姆这位未来的硅谷创业导师,希望能够将yc运作后期成熟的一些经验早点拿出来,也能让其少些试错的弯路。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把能想到的几乎一口气说了出来:
广泛招收择优招收创业团队、集中时间和正规化的创业课程培训、导师负责制针对兴提升、各项资源的整合与提供等,这些可以让创业者得到系统化的提升;
此外资本募集原则、投资金额的分档制度、占股原则、“校友”和嘉宾资源库的完善等等,这些则能保证yc健康运转。
等夏宇说完,格雷厄姆这是才是真的被眼前的年轻人彻底震惊了!
难道他心中早有一份如此成熟的计划了吗?几乎比自己想到的雏形要完善好几倍!
他再忍不住,马上针对一些项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两人开始一项项针对性的讨论。
比如对于给创业团队投资多少钱,格雷厄姆顺着夏宇的思路。提炼出了自己的两个理论:在现今自由软件和网页充斥的年代中,用来寻找it初创公司的成本已大幅的减低。同时。一家初创公司只是以小量的资金创业时,创业团队从投资者手中得到的公司运作权力将相对较大……
而在创业孵化结束阶段,夏宇又补充提出了进行一个demoday(项目演示日),同时也召集红杉、kpcb等风投机构的代表来观看,为那些优秀的创业团队直接引荐下一轮融资……
一个多小时后,这份独一无二的创投孵化器模型,终于诞生了。
格雷厄姆激动不已,这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业啊!
“夏宇先生,真是太棒了!我相信它一定能给硅谷的年轻人带来惊喜!”
“是的,但它能否成功运转,还需要您这位资深导师的付出。”
“不,是我们,这是我们共同的创想!这个孵化器的创始人,是我们两个!不过,它要取个什么名字好呢,你有想法吗?”
“嗯,要不就叫吧!”
ps:呃,早晨五点起来写的……目前只欠一章70月票的,今天尽量三更。事实上这一章就4500字了!
可能这一章专业术语多些,但其实看进去都是浅白描述,而且会对后面剧情有很关键的影响,看进去也会很爽滴……
10月过去大半了,大家检查一下有新的月票没……万一有了呢……算了下江山48小时差不多写了1.8万字,值得鼓励不!
注:的名字来源于计算机术语,意思是“启动其他程序的程序”,非常符合创业孵化期的定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3645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3645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39章 不,这是我们共同的创想!)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笔指江山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