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不过京城里的老人罢了,远地方的七十岁的老先生哪能受的住这份颠簸,还特地到京城来?”
“所以二哥还吩咐了内务府,报给地方,六十岁及其以上的老人都能拿到果品和银两,也算是个恩赐。”
苏青听着点了点头,“这倒是个福泽。”
姬篱见她听的高兴,就又捡了些有趣的事情跟她说,两人一个在榻上歪着,一个在旁侧的椅子上坐着,没有越矩的举动,却自有自顾宁静流淌出来。
苏青见了,也只慢慢的退了出去,在不远处静静守着。
不想正说的开心,竟有家人来报,说是东南封仪封大人到了。
姬篱听了,赶紧同家人道:“快请。”
苏青奇道:“这是什么人?竟让你如此待见?”
姬篱道:“东南的平宜可还记得?平宜下台之后,就是这个封仪在管事,是个非常刚健正派的人,东南能定,还是多亏了他。”
会客室。
封仪大概四十岁出头,胡子留的不长,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宛如雷电。
苏青心里暗赞:这人看起来倒是个不错的。
封仪却直接对上了苏青,然后朝姬篱拱了拱手道:“殿下,老朽寻你有些要事,可否让闲杂人等规避?”
矛头直指苏青。
苏青兀自一笑,走上前去,同样拱了拱手,“在下苏青,见过封大人。”
封仪一愣,面上有些愧色,微微弯了身,赔礼道:“在下鱼目,竟不识巾帼,苏大人勿怪。”
“无碍,大人请。”苏青回以一笑。
封仪带过来的的确是一个大消息。
东南一带,自五十三年开始,铜器大受欢迎,民间私开矿山寻矿,出了不少的事故。这还算小的;因为铜器的大受欢迎,不少铜板都被集起来熔化铸器,市面流通铜板一时紧俏,一两雪花银所能兑换的铜板远低于官价,竟出现了银钱不平的事情。
姬篱细细听完,手指叩着桌面,“这事儿跟户部禀过了么?”
封仪点头,道:“臣在五十三年就上了书,当时一两雪花银尚能够兑换一千三百个铜钱,按官价应该是两千个,户部见了折子只批说这是一时之事,不足挂念,等铜器风暴过去了自然也就平了。还说若是铜板实在不够,可以新开矿来补,说是不足挂齿。”
姬篱听着挑了挑眉,“这自然不妥,不说矿工多了聚在一起容易闹事,就是真有奸民要把铜钱熔化重炼,铸造成铜器,一翻手就是十几倍的利息,谁填的上这个无底洞?”
封仪显然没有料到这个贵胄能明白这其中的关窍,显然也是一愣,随即道:“殿下说得是,可是户部这样批下来,地方上也是没有办法,本想着这次趁着述职的机会跟陛下说道说道此事,但微臣现今仍然无福得见天颜。”
姬篱道:“这件事我会去父皇那里说,你不要担心。先告诉我,现今东南一带,银钱兑换比例是多少?”
“回殿下,不过七百五十文。”
姬篱常和苏峥互相探讨,于银钱兑换之事也算明白,自然深知其中利弊。这一日乍然一听,竟是风驰电掣一般,脑袋“哄”的一下涨得老大。
他顿了顿,看着封仪的眼睛,缓缓道:“武朝亡国,银钱不平是一大弊政。这件事关乎吏治,你先烂在肚子里,后几日等陛下有空了,我必然引你觐见。”
封仪松了一口气,起身拜服:“多谢殿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3633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3633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六十七章 南军将行)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我独行南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