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做不到!”张苗儿接着哭,她是真的做不到,她没有秦澜心那么坚强,只要一想到别人看她的那种嘲弄眼神,她都觉得自己要疯了。
“水儿,别逼你姐了,这世上只有一个秦澜心,不是谁都能像她那样强大的能撑起一片天。唉,还是慢慢来吧,让你姐先休息一会儿。”邓氏叹了一口气拍了拍自己大女儿的肩膀安慰道,“苗儿,娘多余的话也不说,你以后就是一辈子呆在家里,爹娘也愿意养着你,只是,娘不希望你因为别人的两三句话就一蹶不振,这样娘会心疼,娘不怕苦不怕累,只要你们三姐弟以后能过上安心的好日子,不要大富大贵,只要平平安安,娘就心满意足了。”
“娘,对不起!”张苗儿起身扑到邓氏怀里哭着说道,一旁的张水儿也是红了眼眶,从今往后她一定会努力,绝对不会再让人这么欺负她的家人。
这边邓氏母女三人泪水涟涟,那边秦家人的气氛也是低迷,这一而再再而三地和董家扯上关系,韩氏总觉得不是什么好事,为什么董家总和她家过不去呢!
“大丫头,你说那董家小姐不会再让人来抓你进大牢吧?”韩氏有些担忧地坐在秦家小院主屋客厅问道。
上次弄断了申婆子,丁二狗就把秦澜心告进了县衙,还有前一次董家二掌柜陷害秦家包子有毒,致使秦董两家的生意也没法继续做下去,这一次又惹了董家小姐,事情不会闹得更大吧?
“娘,你不用担心,既然董家大少爷都说不计较了,董家是善人之家,应该不会出尔反尔的,当时可是有很多人都听到了。没事的,就算再进一次县衙也没什么,我都习惯了!”秦澜心故意轻松地看着韩氏笑着说道。
“快呸呸呸,别这么乌鸦嘴,进县衙有什么好,你可别再把娘给吓死了!唉,不知是不是流年不利,我得去福雲寺烧香拜拜,再给你们去求一道诸事平安符,不然我这觉都睡不安稳。”韩氏抚着自己的胸口深吸一口气说道。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韩氏、邓氏和余氏三个人一起去了福雲寺,虔诚地在福雲寺向佛祖磕了很多头,又去求了几道平安符,这才回家来,而且一回来就把求的平安符给各自的孩子都戴上,让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要取下来。
秦澜心不知道这道平安符究竟有多大的神威,但过后没几天,白石码头上倒是频频传来喜报。
首先是李家二爷李岩文政绩卓著,被顺和帝钦点为从一品户部尚书,直接连升sān_jí,并御赐尚书府。
其次是李家家主李岩博之嫡子、李岩文的侄子李润未满十六岁便在春闱中脱颖而出,以二甲第一名的成绩破格应诏参加殿试。
最后便是董家的喜事,身在宫中的董家嫡女董碧兰被太医诊出已有两月身孕,子嗣一向单薄的顺和帝龙颜大悦,将她从正五品才人升到了正三品婕妤,赐住兰陵殿养胎。
而兰陵殿历来都是宫中正一品的娘娘才有资格入住,皇上此举已说明,如若董碧兰诞下皇子,那么这兰陵殿的主人以后便是她,而她也不再是什么婕妤,而是母凭子贵晋升为一品娘娘。
李家双喜临门,董家时来运转,一时间白石码头上到处都在津津乐道这三件春季里最大的喜事,更有不少人瞅准时机去董李两家贺喜。
秦澜心没有凑这个热闹,她又要忙着百味食肆的生意,又要教孩子们上课,还要找贺老四雇人种地,有点空闲还要被唐之彬缠住问《幼学琼林》,她太忙了,忙得没时间去管别人的事情。
等到她忙完春耕、春播,又把雇佣来的长工安排好,她这才有时间静下来歇口气休息两天。
因为秦澜心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都在百味庄园这边呆着,所以她还不知道董其宏已经带着吕氏还有三个儿女举家迁往了京都,白石码头董家的生意暂时交给董其宏的堂兄董其昌来看管。
同时,李家老夫人谷氏也被李岩文派人接往京都尚书府暂住,原本谷氏是让李宝跟着一同前往的,但是李宝一心要留下跟着秦澜心读书习武,谷氏也只好带着失落和不舍先去了京都。
等到秦澜心知晓这一切,董李两家的船都行驶出几百里了,想到谷氏对她的照顾,她总觉得没有去送送有些说不过去,但人都走了,只好以后再找机会解释了。
这天晚上,暮春的晚风吹得人身上舒舒服服的,秦家一家人坐在百味庄园的院子里凑着一盏油灯说着家常话,偶尔的低低虫鸣像是伴奏曲,说不出的温馨和谐。
“娘,爹的生辰是不是三月二十九?”秦澜心借着灯光正在和秦澜悦一起编绳结,自从上次张苗儿被董碧莲当众羞辱之后,就一直躲在家里不出门,弯月绣坊的老板娘诚心诚意来请她几次,她都拒绝了。
后来,弯月绣坊的老板娘知道前因后果之后也不再勉强她,而是让她在家里绣好之后拿到弯月绣坊卖,另外,还给了她一些彩绳,让她在家里可以学着编绳结,弯月绣坊也可以帮忙代卖。
大魏朝绣坊里卖得都是一些十分简单的绳结,没有什么技巧,张水儿和秦澜悦很快就学会了,而张苗儿则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刺绣上,似乎下定决心就算在家里也能绣出这世上最好的绣品一样。
秦澜心也是今天才知道秦澜悦竟然和张水儿一起找到了弯月绣坊的老板娘,两个人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些彩绳,然后编了绳结拿去弯月绣坊卖,多少算一个进项。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3580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3580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六十八章 再次相逢)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倾情一诺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