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密大喜,暂时忘记了跟大妈发生的不快,对乘警说道:“就是他,他就是恐怖分子,他的包里装着炸弹。”
四周的人一听说有炸弹,急忙向车厢两头跑,一时间,秩序好好的车厢里变得混乱不堪起来。
乘警也吃惊不小,本来就是眼镜男先报案的,说一个年轻人企图对他实施抢劫,乘警跟着一起过来看看,不料,就在眼镜男指着唐密说,他就是那个歹徒之后。唐密却爆出更惊人的内幕:眼镜男原来是恐怖分子。
乘警看到车厢里秩序大乱,急忙大喝一声:“大家别慌,可能是一个误会,都不要动,原地坐好,你们俩。”他指了指眼镜男和唐密说道:“你们俩跟我来。”
这节车厢的乘客心里的恐惧可想而知,始终都是忐忑不安的,原本吃过午饭想眯一会儿的人也睡意全消,唐密和眼镜男再回来,两个人手拉手有说有笑的,顿时让众人的眼睛掉了一地,看来真的是一场误会。
不知道他们两个人是怎么解释清楚的,反正,误会暂时没有了,还成了好朋友,只听唐密笑道:“大哥以前去过敦煌吗?”
“以前只去过两次,研究敦煌的历史,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绝对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眼镜男春风满面地说道。
唐密叹口气说道:“我可不知道敦煌在哪儿,以前只听说,那里的壁画是国宝。”
“绝对是一级国宝,敦煌壁画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佛教鼎盛时期,张掖、酒泉、敦煌,都在一条线上,属于佛教圣地,当初这些地方是通往外国的唯一途径,商业十分发达,商业的发达更加刺激了宗教的兴盛,宗教的兴起让商业变得有意义,这就是宗教和商业关系亲密结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敦煌壁画没有商业的支持根本没有今天发现的辉煌,可见,经济跟艺术的关系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早在公元一千年之前就已经被证明了,只有经济发达了,艺术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眼镜男侃侃而谈,犹如久逢知己一般。
唐密学的是中文专业,对历史不陌生,对艺术可就一知半解了,心里有点后悔,在京城上了四年的大学,知识面却非常单薄,在学校里还好说,在行家面前简直不敢说自己是大学生。
眼镜男自称是戏剧学研究所的,名字叫查艺恒,这一次去敦煌出差,怀里棕色公文包里面是大型艺术剧《楼兰》的剧本,这个剧本关系重大,在查艺恒的心里比金钱更宝贵,这才误认为唐密要抢劫他,乘警听了他们的叙说以后,马上就判断出,这两个人一个是初生的牛犊,一个是书呆子一样的人,发生误会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三言两语就让他们冰释前嫌,唐密刚刚走出校门,在学校里见到的老师大都是像查艺恒这样的人物,因此,对他的啰嗦并不觉得讨厌。
旁边那些乘客就不同了,他们对查艺恒的言论似懂非懂,听得昏昏欲睡,偏偏查艺恒的声音大了一些,让人不得安宁。
一个壮汉怒声说道:“你说话的声音小一点,别吵着我媳妇儿。”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3422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3422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456章 两个馒头的故事)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毛戮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