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分宅单过后,她虽然不用和他一起在老宅里受气,但因为缺了王氏女族亲的引导,她在完全陌生的明州,和王氏女眷交往中却也会步步为艰。
他的生母一族出身低下,无法为她提供依靠。
她自己又是夷女出身,在大宋举目无亲。
但他也深劝过她,凭着她在江浙海商里的人脉,开始时虽然有些困难,但只要她的两个弟弟还在唐坊,海商里的家眷们都会与她殷勤往来。
她花费一两年的时间用心交结,就能溶入明州海商世家的圈子里。
至于她在家中为他养育子女,管教家人、打理宅院、经管生意,当然是不在话下,足以让他后顾无忧。他在族中也会笼络一些叔伯兄弟,分宅单过也是为了自立一支,她迟早会交上一些王氏女族亲,时间久了便好了。
说到将来他入仕为官后,她免不了还要与官家眷属有所来往,身为夷女难免被轻视讥笑。
但赵官家有下到市舶司的恩旨,不论宋商或是番商,能在市舶司经办下三千贯以上商税海外生意的商人,就能得到九品承事郎的官位虚衔。
她在唐坊结交的宋商纲首,哪一家没有官位?
更不要提她身为唐坊之主,这些年也曾在港口迎接过高丽国、冲绳国派到扶桑来的国使。
为了做生意方便,她每次都殷勤请他们下临唐坊,摆宴招待。
她也被他们召入鸿胪馆中,按宋礼参加国宴,询问东海上的贸易往来。
她绝不至于真的见闻寡薄,会被上国官眷嘲笑。
而他会请个女塾师来,让她把以往他教过她的诗书宋礼,多多学习就好了。
更何况,除了宗室皇亲,女子成婚之后毕竟是妻凭夫贵,等他一步一步向上了,她也就能过得如意了。
吵得最大的那一次,他也只是恨她杞人忧天,不知世事:
她不愿意嫁回大宋定居的原因,居然是西北也许有个叫蒙古的部落,野心不小。
她担心现在大宋武备松驰,说不定过上几年,临安城的赵官家也许还会有靖康之变那样的灭国之祸……
也就是那一次,他因为听到她这些胡言乱语,在这小院里甩门离去之后,忍不住生起了“毕竟是不合适”的念头。
但他那时,何尝舍得和她分手?
而她过了三天后,也悄悄寻到了他的货栈,不见他的人影后又上了他的货船寻他。
她隔着舱门,向他软语相求。
虽然能听出她语气里的百般犹豫,她到底还是在他赌气不愿意为她打开的舱房门外,答应嫁回大宋,随他在明州城定居。
所以,他也愿意相信她胡扯那些借口,全是因为害怕离开了两个弟弟,在大宋无亲可依罢了。
而这些,是不是他最终狠心放弃了与她的婚事的原因之一,他也不想再去深思了……
“王纲首,我听说那位韩宰相这半年来,一直在向你们赵官家进言,要设立平章政事.”
她突然开口,话题转到了他最在意的北伐之事上,不由得他不凝神细听,
“我知道朝廷里主战以韩宰相为首,但这些日子我也托人抄到的半年前的邸报。各地反对北伐的地方官上了不少奏折,他们说的也未必没有道理。我虽然不懂战事,我在意的也是我自己,二郎三郎,还有坊中三万之众的能不能有个平安的地方栖身,有没有饱食的日子可以生活。如果仓促起战,确实也会国困民乏——”
“你…”
他本来因为三年前移情别恋的往事,还有些不自在的神色,此时他的脸色却是难看了起来,“你看的不就是楼云的奏折?”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9258/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9258.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014 恩爱离间(中))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邹邹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