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要说伊拉克军队有什么缺陷的话,那就是受国家实力影响,无法购买到足够多的先进装备。
当然。军情局这么做,多半乏想让裴承毅重视伊拉克军队。
裴承毅确实重视伊拉克。只不过重视的不是伊拉克军队,而是伊拉克的地理个置。
事实上,军情局希望裴承毅重视的,也是伊拉克的战略个置。
在提供给裴承毅的资料中,有一份详细介绍了伊拉克的军事基地与交通设施,另外一份则提到共和国当局正与伊拉克谈判,希望在租借或者联合使用军事基地上达成协议,通过向伊拉克部署作战力量来绕过伊朗与叙利亚。当然,共和国当局不会承认要把伊朗与叙利亚撇在一边,只是在涉及到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共和国不希望在战争中遇到麻烦。比如共和国派兵参战就存在很多限制,特别是在伊朗境内行动,肯定会受到伊朗当局的限制,不大可能展开手脚。
作为指挥官,裴承毅绝对不能忽略这个问题。
事实上。早在印度战争初期,裴承毅就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当时海上补给线还没有打通,需要开辟新的补给线路,而尼泊尔与孟加拉国当局都有所顾虑,搞得裴承毅不得不在军事部署上做出调整。无论如何,裴承毅不想再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也就得在战争开打之前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相对而言。在伊拉克开辟第三条战线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别的不说,伊拉克当局没有要求要派遣一名能力出众的将军去担任前线指挥官,甚至没有提出这样的想法,只是希望共和国在制订战争计戈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伊拉克的国家利益,并且给予一定的保障。为此,伊拉克不但愿意参战,还愿意为共和**队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也就是说,伊拉克很快就会与共和国签订秘密协议。为共和国提供军事基地,以及相应的交通基础设施。
母庸置疑。伊拉克才是裴承毅的用兵之地。
虽然没有否定伊朗战场与叙利亚战场的重要性。但是作为共和国最有才华的将领。裴承毅从一开始就知道,伊朗与叙利亚都不是理想战场。正是如此。在李存勋提出分别设立两个前线指挥部负责伊朗与叙利亚方向上的作战行动之后,裴承毅立即就答应了下来。没有与李存勋争论。事实上,李存勋没有提到伊拉克,就是希望由裴承毅亲自负责伊拉克方向上的作战行动。
由此可见。2年前,共和国把世界上最先进的指挥系统打手 卖给了伊拉克,肯定不是为了赚那点钱。说直接点,如果共和国真的打算出售指挥系统,恐怕会有几个个国家愿意出上千亿的价格购买。
正是如此。裴承毅才把第一次联合会议延迟了2天。
在详细了解了伊拉克的情况后,裴承毅在月旧日夜间专程去基地宾馆拜访了巴达林与兰瑟姆,与两位伊拉克将军增进感情。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870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87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十九章 精小强悍)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闪烁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