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阵流言被压下去之后,北方举子那边终于有了动静。酝酿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内部出现了要求结束示wei的声音。
说实话,这样的声音其实早就该出现了。只是由于对洪迁不利的流言忽然冒出头来,这样的声音才推迟了出现的时间。他们需要观望一下,看看洪迁会不会在这一波的流言中倒下?如果倒下的话,他们便无需低头示弱。
当然,结果是十分明确的。在这一波流言中,洪迁顺利的挺了过来,还顺势来了个逆转,将秦王一党的阴谋扼杀在了萌芽状态。
这样的声音出现后,北方举子内部便爆发了激烈的争论。举子们分为两派,一派要求从皇城门外撤退,另一派则要求继续抗争到底。他们两派各执己见,一时间纷纷扰扰,看样子短时间内是无法形成统一意见。
…知道了北方举子内部相持不下的情况,洪迁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找准时机,他便趁机呈上了南北分榜的折子。
在折子里,洪迁先替北方举子进行了开脱,表明并非北方举子资质比南方举子逊色。说到底,只是缺乏优秀师长的教导,才致使出现了北方举子考不过南方举子的情况。如果北方举子能有名师指导,肯定能与南方举子在科举中平分秋色。
开脱完之后,洪迁就泛泛的谈了一下改善南北方举子之间差距的措施。当然,他知道这种差距基本上不可能改变,所以并没有着墨太多。
泛泛的谈了一下,洪迁便提起了暂时解决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办法——南北分榜。表面上说着是暂时解决,实际上却是抱着一直沿用下去的打算。他知道导致南北教育失衡的原因十分复杂,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真的解决。
收到这一份折子,皇帝简直欣喜若狂。他这段时间虽然一直表现的云淡风轻,心中却一直在为南北举子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担心。
现在好了,有了洪迁呈上来的这一份折子,南北方举子之间水平存在差距的问题终于可以得到彻底解决。有差距不要紧,他直接把南北方分成两块进行发榜。杜绝了正面竞争,双方便再也不会发生如这一次的示wei抗议。
按耐住心中的狂喜,皇帝当即就写下了一封夸奖洪迁的诏书。紧接着,他便把诏书连同洪迁的折子一起发了下去,给朝堂众位大臣观看。
知晓了洪迁提出的南北分榜的建议,朝臣们简直肠子都要悔青了。他们都恨自己思路狭窄,竟然没能想到这么好一个主意。如果这个点子由自己提出,那这一次的功劳岂不是就属于他们了?
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南北方举子之间的矛盾,这样的功劳可是会千古留名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787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787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76章 上折子)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楚雁飞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