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爱卿,军士等级前三个就是参军时间到了就能晋升,而到了军士这个级别,军龄只是最基本的硬性要求,
最重要的是懂技术,诸如火炮兵,想晋升军士,那就要对整个火炮的构造、发射、保养等等要达到一定的熟练度,
新兵发射一次需要一炷香,而军士能在一炷香内操作三次、五次等等,或者说军士能指哪打哪!
甚至说,因为长时间在前线与火炮接触,他们能编写一套资料,甚至改进技术,
他们与徐光启等人是相反的角色,重实践,从实践中摸索新的理论。
这种军士,朕称之为兵王,
或许某个总兵、副总兵、指挥使都是他们带出来的军士,非正式场合见到都得喊一声头儿。
或许整个大明兵政整顿完后,数量稀少的比参将都要少。
你们想想一个一级军士带出五个二级军士,一个二级军士带出五个军士,一个带出五个四级,
如果军中火炮兵都是四级军士,那就能将火器威力发挥到最大,以最小的带教换取最大的胜利。”
众人被崇祯的这一番解释震的迷迷糊糊的。
士兵改进火器、士兵称兵王、总兵叫士兵头儿……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士兵还能叫匹夫吗?这还算是士兵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659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659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445章 崇祯远虑,新军功制构想)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昆吾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