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以僧装”,是想挽回生前与许多江南士子相约蕹发遁人禅门而终未如愿的面子。
并且要求墓前只立圆石,上书
“诗人吴梅村之墓”,不愿在墓碑上刻写官衔,书写其一生履历,这种行为不仅是忏悔,也是免受后人唾骂。
在知耻而有所为的卑下行径中而又不能解脱,这才是吴梅村悲剧的实质所在:“逡巡失身,此吾万古惭愧,无面目以见烈皇帝及伯祥诸君子,而为后世儒者所笑也。”这种优柔寡断的懦弱性格同样注入了他的爱情生活。
明末清初名士与妓女结合,乃成社会风气,而
“秦淮八艳”中的卞玉京早就想许身吴梅村,但初.见卞赛,吴梅村则佯装酒酣而清高自负,以至于后来卞玉京屡屡拒绝他的相见,这在与中都有记述。
当然作为缠绵悱恻、悲切哀婉的艳歌,吴梅村留下了千古绝唱,它与一样,代表着吴氏诗歌创作的高峰。
所谓
“十年同伴两三人,沙董朱颜尽黄土”,是说沙才、沙嗽以及董小宛们没能逃脱被清兵蹂躏至死的下场。
而吴梅村也没能拯救卞玉京,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嫁与会稽郑建德,失意后又
“乞身下发”沦为道人,终于遁入空门。因而,吴梅村在有负于卞玉京的情感世界中背上了爱情的十字架,以忏悔的终恨写下了这首悼亡诗。
如果不怕牵强附会的话,我倒以为吴梅村
“敛以僧装”的另一层含义则是为弥补他与卞玉京的爱情缺憾而为之,因为卞玉京亦是他灵魂中永远抹不掉的阴影。
被称为
“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其诗歌的造诣是不同凡响的,他的诗歌竟被誉为
“梅村体”,连乾隆也不敢不佩服,所谓
“梅村一卷足fēng_liú,往复披寻未肯休。秋水精神香雪句,西昆幽思杜陵秋”。
道出了人们对其诗歌成就的由衷折服。然而,作为两朝臣子,他的人格分裂确也是显而易见的,尽管他与钱谦益主动投敌尚有许多本质上的区别,尽管他对自身的检视剖析已经够深刻了,可是历史这面镜子总是不能放过他,时时照耀着他那变异扭睦的魂灵。
呜呼,但愿如今的文人能从这面镜子里找到自身的灵魂归属。鸡鸣寺的钟声也在敲打着现代文人的心扉。
(本章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605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605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564章 可见到活的了 1 第七十七章)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天漄行知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