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父受伤了你还走么?”/p
“便是他要我走的!”/p
“为什么?”/p
哑然许久,为什么?/p
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而已。/p
满清鞑子入关的时候,大儒顾炎武便说过“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于承天禀地的武夫。/p
武夫之大者,为国为民,执干戈以卫社稷,这本是武人的职责。/p
生逢乱世,任何铁骨铮铮的一个大好男儿都将担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更何况于他王子昂,得了天地的好处,不办事怎么能行?/p
王路常的老爹洪秀全等人选择了兴洋教,揭竿起义,于造反中另辟天地,成就个人功名富贵的道路;曾国藩等勋贵黄紫选择了力挽狂澜,拯救清室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是他们个人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这种选择乃是他们个人的处境、社会地位,政治见解的使然。/p
那么他王子昂,该如何选择?/p
一介武夫,孑然一身,能做什么?/p
“父张掖庭,年六十余,儿王子昂,亦岁矣,当自为计。儿,承天顺命,幸甚至哉承命于天,天命之大臣,不可以不弘毅。”这是张掖庭昨夜失血过多昏迷前,因担心再也醒不过来而对他所说的话。/p
代表了一个父亲,对于成就大器的儿子的殷殷期盼。/p
华夏,这两个字,以及这两个字后代表的屹立天地悠悠千年的巍峨身影,必将永远立于东方。/p
于是在心中这么做了决定,以残躯为这国家做点什么。/p
可能没有这么高尚,没有这么悲壮,他一介升斗小民,没有才气,没有功名,算什么呢?但是他要死了,同时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为了不浪费一身的武艺,决定在生命最后的一点日子里,不去陪着还有几天才满一周岁的女儿,不去奉养才受了伤、胸腹间一个长长豁口脚背裂开生命垂危的老父亲,挺着残躯做点什么。/p
就是这样,仅此而已。/p
平平淡淡。/p
没有零丁洋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照耀史册,一片赤胆忠诚,没有汩罗江上,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仰天长笑,纵身落入江流的悲壮fēng_liú,甚至……都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没有很多人知道他这么一个人。/p
小的时候,那个一直被他叫做师母的人,在他偷了街上摊贩的馒头偷偷跑回家后,拉着他的衣裳告诉他:“大好男儿,瞒哄人的事情不做,害人之心不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p
不需要像司马迁那样“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也无需像岳飞那样“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更不必像王昌龄那样“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需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只需要秉着一颗的赤子之心,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认认真真残忍的打死几个毛子,教育一下懦弱的皇清大人物就够了,不是吗?/p
总得做点什么,否则哪有脸面去地里见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p
就这么决定了。/p
村里开始响起爆竹声。/p
人们起床啦。/p
这是过年的日子。/p
“走,陪你去做饭去,按照习俗,今天早上应该是男人来做饭的,你就好好看着,姐夫的手艺一定超过你,清汤煮芭蕉心,教你手指头都吃下去的,哈!叫王起鹏起来炸爆竹!”/p
陈雪景赶忙收敛了心情,抱着小抉微赶紧跟上。/p
【作者题外话】:今天单位组织体检,体内发现一枚瘤子,伴有淋巴结肿大,而且八个月来我已经消瘦二十多公斤了,本想着没什么,因为越瘦颜值越高,但是现在……无论如何,谢谢了,如果有看书的人……/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560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56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四十二章 天命大臣,不可以不弘毅)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张敢夫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