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啧,不愧是天子渡口……”吴鸣举着大拇指赞叹。/p
天子渡口,即是天-津,也称津门、津沽、沽上等。/p
天-津城始建于明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在天-津设卫。永乐四年,明成祖命工部尚书黄福修建造天津城垣,在东西南北各设一座城门。明弘治六年,对城垣进一步修整,各城门上建造门楼。当时天-津卫四座城门的门额分别以“拱北”、“镇东”、“安西”、“定南”命名。/p
他们此时就在原来的定南门下。/p
北门外是通往京师的必经之路;东门外濒临海河,驾舟东下可达大沽海口,饱览日出壮丽景象;西门外一片绿树烟霭;南门外则是千顷稻田。明代津门八景的前四景,就是对卫城四门风光的概括--——“拱北遥岭”(北门)、“镇东晴旭”(东门)、“安西烟树”(西门)、“定南禾风”(南门)。/p
康熙年间,天-津总兵赵良栋重修天-津城池,重题四门匾额:“东连沧海”、“西引太行”、“南达江淮”、“北拱神京”。/p
说实话,王路常觉得这后来题上去的四个匾额确实不如前朝的霸气,在意象就输了很多。/p
更何况,走进城里,发现这里的洋毛子真的很多啊,气息混乱成乱麻。/p
王路常后来才知道,十几年前就已经有很多的洋毛子住在这里了,他们住在一个报纸上叫做“租界”的地方。/p
“啥?租借?还给租金的么?那借给他们住两天也没关系啊?”吴鸣大叫道,很不以为然,不明白为何王路常与羊皮裘老头儿情绪会如此低落。/p
这里的洋毛子女人丰乳肥臀,皮肤异常白皙,穿着暴露,他看得口水直流。/p
清文宗咸丰十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曾经有九个国家在天-津沿海河两岸开辟租界。它们是:天津英租界、天-津法租界、天-津美租界、天-津德租界、天-津日租界、天-津俄租界、天-津奥租界、天-津意租界、天-津比租界。/p
所以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房子和各式各样的洋毛子,身材矮小如侏儒的扶桑人也有很多,五短身材走在街上,却气势磅礴。/p
进了城门,看到各种形状的洋毛子,顿时感觉进了一个蓄养万山qín_shòu的园林,然而这个qín_shòu高昂的头颅却令人不敢直视,只得低下头来,恨不得低到尘埃里。/p
别样的情绪涌来,最终却不知如何处置这种又酸又怒的情感,只能喟然长叹一声,然后低眉顺眼的做人。/p
这样的地方,王路常感觉自己住不长久,然而这是最有希望找到小抉微的地方,必定要好生查探一番,并顺势揪出整个拐卖人口的邪恶网络,一举撕毁。/p
总之,无论如何,一路找来,终于到天津了啊。/p
抉微,你一定要活着,并。/p
哥哥来接你了。/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560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560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零七章 谒津门)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张敢夫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