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林晓敏同意了,李文俊自然是没异议的。/p
很快他们合力写的这几篇文章刊登到了校报,传播的范围更广,还引起了校领导的注意。/p
教导主任看了又看,给他在报社工作的朋友提了下这几篇文章。/p
报社的朋友觉得挺有意思的,便说要来学校这边看看。/p
看过了那几篇文章之后,这位报社编辑便提出想跟文章的作者见个面,问问他们是否愿意把文章交给他刊登在报纸上。/p
得知报社编辑的来意,林晓敏和李文俊面面相觑,没料到这几篇文章竟入了编辑的眼。/p
林晓敏的本意是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几篇文章,借此机会让更多的人不要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不要再一刀切认定他们肯定是有暧昧关系。/p
这几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时下的追求自由的观点是相符的,这也是报社的编辑为何会想把文章刊登的原因。/p
最近,追求自由的言论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报社编辑是想着借着这股东风,让他们的报社能获得更多的关注。/p
两人同意了报社编辑的要求,很快那几篇文章刊登在报纸上,引起了一番热议。/p
报社每天收到几十封信读者来信,有不少读者特地写信过来给两位作者,鼓励和安慰他们,让他们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扰,继续做朋友。/p
或许是看到这几篇文章有了热度,有一家小报社刊登了内容截然相反的文章,举出为了追求真爱而抛妻弃子的反面例子,来痛斥追求自由的弊端。/p
报社编辑再次找上门来,希望林晓敏和李文俊能再写几篇文章。/p
林晓敏答应了,她跟李文俊商量好,要用各自的方氏来写。/p
他们的写作风格相差挺大的,李文俊的文风是跟鲁迅先生的批判文章有点相似,都是很犀利的批判。/p
他直言道:这仅仅是个例,不能代表所有人。作者用个例来作为依据,有失偏颇,不足为证。/p
林晓敏的相对比较温和,她先是批判了“所谓追求真爱而抛弃妻子”的行为,随后强调了她不赞同过度追求自由的观点,之后再用“包办婚姻”的弊端为例子来说明追求自由的必要性。/p
她的观点是比较中肯的,让人更容易接受她的观点。/p
报社编辑最终采用了林晓敏的文章,以此作为回应。/p
林晓敏的这篇文章引起了大家的思考,报社编辑见文章刊登出去的反响不错,又一次向林晓敏约稿。/p
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林晓敏仍旧是用“包办婚姻”为例子。/p
起因是父母调查到了女儿选择的对象不是良人,劝她不要再跳入火坑,然而执拗的女儿认定了父母是想拆散她们,想逼她嫁给幼时定下的未婚夫。/p
女儿同父母断绝关系的第三年,她被有家暴陋习的丈夫给活活打死了。她的父母倾尽家产将打死女儿的女婿给送进了监狱,然而他们的女儿却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p
林晓敏选择的这个例子从另一个角度来验证过度追求自由是不正确的,应该是把握好度,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551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551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495章 自由有界)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顾兮兮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