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鑫的老家在山区农村,距c市一百多公里,往年的这个时候,他已经拖家带口的回老家过年了。今年反了过来,得知郝家嫁女,老家的亲戚都赶来庆贺。几十号人,包了辆车,一大早就到了。/p
郝鑫一改平日的阴沉,热忱地招呼大家。只是,郝家那八十几平米的两居室,哪容得下这么多人,于是,他领着部分人去宾馆歇脚了。/p
留在郝家的多是妇孺,由郝母张罗着招待。郝母宋春艳和丈夫同乡,老家就在隔壁村,所以亲戚之间都很熟。/p
家里挤满了人,就连梅若的床上都坐满了这个表姑、那个堂嫂什么的。梅若回老家不多,很多亲戚并不熟,因此一边迫不及待地等着赵笃的电话,一边有些尴尬地陪着说话。/p
“……暑假就毕业了吧?打算什么时候结婚?”/p
“那个……还早,还没想那么远……”/p
“哎呀,怎么远了?毕了业就赶紧结吧,你爸三十好几才生你,早点结婚,也好让他们早点抱外孙。你看你大伯,孙子都上初中了。”/p
“额……我还没满二十,怎么也得大学毕业才考虑这事。”/p
“还要上大学啊?女孩子没必要念那么多书,反正都有婆家了。”/p
“……”/p
渐渐地,话题聚焦在赵母于静秋身上,梅若完全插不上嘴了。/p
一位堂姑抱怨:“怎么说她也是咱村出来的,她家那么大的别墅,都没一句请大伙去坐坐的话!”/p
另一位中年大嫂酸溜溜地说:“人家命好,嫁的好呗。”/p
“命好?要我说是白眼狼。想当初她上学那会,她家多艰难啊,大伙帮了多少忙啊!尤其是阿鑫,帮她家干地里活,供她上卫校,就连她妈出去的时候(注:“出去”是“出葬”的委婉说法),也是咱们阿鑫大老远的从部队请假回来张罗。结果呢,她卫校一毕业就……”/p
“你们就少说几句吧,都什么年头的事还拿出来说。以人家现在的家世,肯娶梅若过门也算记了当年的情。”/p
“……”/p
梅若向来讨厌这种背地里的嚼舌,只是,听着听着,她心里渐生疑窦。/p
父亲和赵伯母同村,她是知道的,不过,赵母在老家早就没有血缘近的亲戚了,这些年也极少回去,所以她并不知道赵母和父亲的关系――听这位堂姑的意思,两人曾经关系匪浅?/p
她突然想起父亲喝醉时喊的那句“二丫”,忍不住问:“大姑,赵伯母有小名吗?”/p
“小名?”那位堂姑想了想,“哦,我想起来了,小时候都管她叫二丫。不过,大了之后,她嫌小名难听,都不让人叫,别人叫小名她都不应声……”/p
听到“二丫”两字时,梅若脑子里轰的一下,后面的话再也听不进去。/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492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492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67章 耐心)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哭泣的大眼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