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完医疗事业的上下游所有资源开发、利用、扩张、整合、转型、升级、人才梯队建设等事务之后吴祈才开始主持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工作,把卫生部和帝国国民健康和卫生委员会俗务都甩给了其他下属和议员,挂个虚衔在兰州的帝国基因科学实验室做转基因实验去了。/p
传统医学只能适应工业革命甚至殖民时代之前的中世纪的生产力需求,而现代医学则是为了社会化大生产提供稳定高素质劳动力和消费者的重要前提条件,为了穿越众早已规划好的计划,传统医学必须被现代医学取代,不论赵守忠等国学粉丝如何反对主动消灭中医体系中所有没有实证和占据压倒姓优势的有效『药』方统计数据支持的所有内容,吴祈还是在穿越众投票表决中得到了李基的支持,大多数穿越众都是在理姓的,以12票同意,1票反对、两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华夏帝国现代医疗改革法案》。/p
从制度层面大力推进现代医学的发展,大量的展开批判中医体系里面『药』物和疾病理论、诊断、治疗方式、『药』物生产加工、病理总结等一系列内容中虚构臆想的部分。仅仅只是保留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等内容,剥离消灭了五行理论的内容,将四诊合参的方法加以改造,添加了大批诸如听诊器之类的现代医学器械辅助固定诊断流程,减低误诊率;同时改造了人体认知的科普,推翻了五脏六腑的陈旧观点,建立了现代解剖科学的体系;进一步规范了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p
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对待中医的态度最终还是得到世人的认可,中西结合,额,不对,应该是新旧结合才是传统医学过渡到现代医学的最佳方式。这一番大动作之后基本剔除了旧体系内部不能促进医学进步的无数绊脚石,为现代医学的大爆发铺平了道路。(【更多精采尽在Www.00kshu.com 零点看书小说网】。)/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4837/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4837.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224章 现代医学的崛起(上))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时空寡头koen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