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第一日不落帝国- 第164章 政权稳定过渡(2/2)

文/时空寡头koen
第一日不落帝国 | 本章字数:1192  | 第一日不落帝国txt下载 | 第一日不落帝国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三国之兵临天下三国之吕布天下一品官人大国崛起之铁血枭雄启明星探案集大唐管理员大明1624忍校教师,我教书就能变强风流三国蜀汉之庄稼汉开局站在人生巅峰代嫁弃妃
在内部实施了多年的票证制度和钞票制度。推广到全国每个角落不过是时间问题。/p

印制的第一套纸币就是穿越众群策群力设计出来的,质地上乘,精美绝伦。面值从1分到100元不等,非常抢手。和辰基钱的金银铜三种金属铸币一起构成了穿越众设计好的货币体系。/p

自由兑换是保证纸币价值的核心。纸币防伪也是核心。这批纸币的面值相当于9亿辰基钱,也就是一亿八千万贯文的购买力。实际上只有10的准备金硬币作为应付挤兑的储备。陈冠先敢这么干的底气就在于辰基银行卓越的信用和强大的势力。新组建的银行业协会就是辰基银行控制金融行业的一套班子。/p

所有协会的会员银行都受到自律姓质的规章管理,这个协会类似于巴塞尔协议加银联的体系,基本只会用来控制风险和结算。但是并非中央银行的辰基银行拥有和央行一样的威力。辰基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就是基准利率,辰基银行的准备金就是所有银行的准备金(不听话保持一致的小银行都被挤兑的倒闭了,相反的听话的在遭到挤兑时可以从辰基银行拿到低息甚至无息的隔夜拆借贷款。)/p

如果辰基银行被挤兑怎么办?拥有铸币权和海量资产的辰基银行也会被挤兑吗?有华夏帝国政斧在背后,有几乎覆盖所有产业的穿越众等托拉斯寡头的支持,谁会去挤兑这家银行?除非他脑子进水了。/p

共和1940年的建国元年就这么波澜不惊的过去了。当辽国通知新政斧该交岁币的时候,财大气粗的新帝国政斧承认了大宋帝国对周边国家的一切条约,直接甩了30万贯的旧制钱给辽国。这笔钱在辽国的南京道国库里还没捂热就被焦头烂额的辽主全部用来购买宋国的军火了。/p

不差钱的政斧会用钱摆平一切可以用钱摆平的事情。/p

至于庞大的辽宋,哦不,是辽国和华夏帝国的边境防御体系则基本上被推平了,得到大量西域和高原马匹的军队用不着那些可笑的防御工事了。那些大大小小的河塘沼泽全部都被填平改造为良田,辽国甚至主动的将原来与西夏接壤的西京道边境地区军队后撤来表示对中辽友好和华夏帝国新政斧的诚意。/p

军事上没有任何动作的新帝国并不意味着军事就不发展了,将原来大量的西夏马匹编入北方常备军并不意味着战斗力上升,新的军火和管状火器(燧发枪和钢炮)装备所有军队也不意味着帝国进入热兵器时代。磨合艹练,让雇佣军和安保集团的准军官们(都是按曰本式的精英士官培养模式训练的武装走私分子和保安,战时动员体制一发动,马上就是军官)融入新编制的正规军序列需要时间。/p

自治区吐蕃、盟国高昌、内『乱』的辽国都不可能对帝国产生影响,隔着海洋的曰韩更是臣属和肉鸡。大理和大越更是不可能有实力和动机入侵。海晏河清天下升平就是帝国共和1940年的写照。/p

建立了新式的外交体系的华夏帝国对外一律奉行平等的外交政策,无论国家大小全部派遣大使去建立大使馆。推进现代的外交法则成为了老油条白佳的主要任务。/p

经济、军事、外交都没有问题,自然政权就稳如泰山了。([m.00kshu.cc 零点看书网]。)/p


状态提示: 第164章 政权稳定过渡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164章 政权稳定过渡(2/2) 返回《第一日不落帝国》目录下一章:第165章 张博的秘密计划(上)(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