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女孩做了什么,能让那个王八蛋这么害她呢?而另一个失去魂魄的人又在哪里呢?/p
“这不是盗魇,这是魇魑(魇魑就是两个人的三魂七魄中的一魄互换)。”一个声音忽然从胡泉三的耳边响起,胡泉三扭头一看,才发现原来不知何时,那扇打开的窗上已经坐着一个男人了。/p
胡泉三眉头紧皱,并没有因他的话而惊讶,反倒紧皱眉头的问道:“你说这是魇魑?那另一个人的在那?”/p
“在苏州茅山。”这人声音不冷不热,毫无情感波动,而在那张脸上胡泉三也感觉不到情绪变化。/p
“你谁啊?知道这儿什么地儿不啊?”李琇见这人一点都不客气就要上前揪住这人衣领质问一番。/p
胡泉三连忙挥手阻止了李琇的举动,双手于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掐右手无名指根节,右手大姆指掐右手中指梢节,左手其余四指抱右手,躬身一礼道:“在下胡泉三,因其他的原因恕不能自提师门,请问阁下尊号。”/p
胡泉三对师伯和胡泉三的赌约可是很看重的,在胡泉三没真正成为天师道的门人时,胡泉三绝对不会说自己就是天师道的人。这也是对师父师伯的尊敬,对自己负责吧。/p
见胡泉三依足了道家礼数,这人面色上渐渐开化,但却没太大的情绪波动,对胡泉三回礼道:“陈晃遇,苏州茅山宗门人。”/p
茅山宗是道jiao的一个派别,因为其活动中心为茅山而得名。自东晋起,相传茅山中有洞天福地,汉代有三茅真君在此得道,隐居在茅山的道士渐多,其中最着名的是南朝的陶弘景。这批道士特别尊崇与三茅真君有关的上清经,又称为上清派。/p
在隋、唐两代,不少高道都自称师承自上清派,追踵陶弘景,精研上清经,如潘师正、司马承祯和李含光。元代茅山道士受到元朝的承认和封赏,号称“茅山宗”。元成宗大德八年,元氏封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才为正一教主,总领三山符箓,茅山宗上清总坛归并入正一道。/p
听了这位陈晃遇自报家门,胡泉三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道:“你是说这一魄互换的人,一个在这边,一个在苏州茅山?这可能吗?”/p
太远了,从这里坐火车都要一天一夜,他们是怎么换的?/p
而这位陈晃遇却不置可否,面无表情冷冷地回答道:“虽然这事情超乎常理,可是你也知道这大千世界没有什么不可能,况且这是人为的。”/p
“人为的?你是说有人要对付你们茅山宗?”/p
“不错,有个人放话传信,要让茅山道人死尽诛绝。”这话说完,这位陈晃遇头不抬眼不跳,就好像这事情和他无关一样,一直冷冰冰地站在那里感受不到他一丝的情绪波动。/p
屋里那个女孩还在抱头嘶叫着,刘主任、李琇、几个留守老师保安和门外的那些学生,一双双眼睛注视着胡泉三他们两个。让胡泉三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是否该给师伯或者清虚阁的掌派师兄打个电话,他们两个资格深厚总能帮胡泉三问清楚茅山宗的事情和这个人的来历。/p
可是这时候太晚了,已经后半夜,还在宿舍里住宿的学生因为七个女孩的惨叫没办法入睡,只得在楼下干耗苦等,等着这几个女孩消停了才能回去休息。/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4800/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4800.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70章 自报家门)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寒自于风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