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顼看了一会儿,也不见这老僧有任何举动,突然看得毛骨悚然起来,这老僧,好像并没有在呼吸啊!/p
神差鬼使的用手指探了探他的鼻息,猛地缩回去,真的没有呼吸啊!就像已经坐化了一样。/p
早听说过僧人是会坐化的,就是坐着毫无痛苦的就死了,叫做坐化,也叫圆寂。/p
忙两手合十道歉,“阿弥陀佛,无意冒犯,还请赎罪。阿弥陀佛,大吉大利,霉运走开……”/p
一边念叨着准备下去,突然看到那老僧似乎动了,如同石雕的缓缓转过来,“来都来了,还不参拜一下!”/p
老僧平静的扭头看着梁少顼,好似对他的突然闯入并不意外。/p
梁少顼却被吓了一个激灵,他本不信佛,但是看到这样的一幕,顿时感到浑身阴凉,为了保护自己免遭厄运。他小心翼翼的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拜了拜,也许是受这阁楼老僧的感染,走到蒲团上跪下,对着铜佛也磕了几个头。/p
一仰头,却看清楚了跪拜的是何物。/p
此处已经没有房屋,是屋和山体的连接处,黄色的幔布向两边撩开,后面就是裸露的岩石,里面供着一位高不足五尺,瘦如蚱蜢的“佛”,适才看到的铜像,并不是什么铜像,而只是一个铜铸的面具。/p
那铜面具丑的实在骇人,比他看到的任何一张面孔都毛骨悚然,简直就是从地狱出来的修罗,那双空洞的眼孔,盯着看就好像要把人的灵魂吸进去。面具下面是用稻草绑成的一个身体,根本没有人形,只用血红色的披风包裹着土黄色的布料,却看上去使人觉得那就是身体,而且是有生命的身体。/p
梁少顼震撼加惊诧之余,踌躇着要不要直接从这阁楼上跳下去得了,架轻功应该不至于摔死,总之尽快逃离这里才是王道。/p
只见那老僧眉开眼笑,“施主,现在是什么时辰了?”/p
梁少顼定了定神,回答:“现在是……万宗年,秋了,十月十三。”/p
老僧盘在蒲团上,一脸的白胡须炸开道:“我问你时辰,你告诉我年月干什么,十月十三我不知道啊!几时了?”/p
梁少顼被这一斥,感觉魂魄又附体了,看了看阁楼外的天空,“子夜,快三更了吧。”/p
说完,觉得自己的魂魄又有点开飘乎了。/p
老僧望着那铜面具,长叹了一口气,“终于,快了,终于,来了,我的时辰快到了。/p
然后有慈眉善目的看着旁边的梁少顼,梁少顼一脸惊愕,这是在念什么咒语吗?嘴里神差鬼使的问了一句,“师傅,你可有见过一个年轻的后生,穿着白色衣服,年龄和我相仿。”/p
那老僧突然瞪大眼睛,将梁少顼从上到下瞄来瞄去,长叹道,“阿弥陀佛,蓝色的,我还以为是黑白无常来勾我来了呢。”/p
听得梁少顼浑身一哆嗦,庆幸自己穿了蓝色的衣服出门。看来以后得多穿红色的,那样喜庆。/p
老僧旋即点头,“见过了,他也和你一样来到我这座寺庙,爬上了我这个阁楼,参拜了我的佛,我还给了他一颗舍利作为见面礼。”说着双手合十,虔诚的磕下头去。/p
梁少顼也跟着磕了一个头,“那他现在身在何处?”/p
老僧慈蔼的笑:“我这个地方,怎么可能收留一个人,他早走了,去了他要去的地方,去找他想要的东西去了。”/p
这话听着高深,也听明白了这个老僧的意思,就是说来了又走了,不知道他去哪了。/p
想着老和尚年岁这么大,腿脚肯定不方便,也肯定不知道郁乐去哪里了,于是起身告辞“既然如此,少顼打扰了,告辞。”/p
心想尽快离开这个鬼地方,多呆一刻都觉得恐慌渗入脊髓。/p
“施主留步,”那老僧叫住他,“敢问施主姓甚名谁,可知道你自己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p
梁少顼想了想,“在下梁少顼,从西边山里来,要去寻表弟回家。”/p
“不,你是在寻找你自己。不是别人迷路了,而是施主,是你自己迷路了。”/p
梁少顼感到莫名其妙,也不想与这耄耋老僧多纠缠,便告辞道:“既然师傅不知道我表弟的去向,那在下就去别处寻了。”/p
“施主留步!”那老僧又叫住他,不用扶就从蒲团上站起来,看起来身子骨还是挺健朗的,到阁楼边缘摸索了一会,从一个岩石缝里找出来一个发黄的信封,看起来至少放在里面几十年了,他小心翼翼的用一块黄绸包起来,递给梁少顼。/p
“贫僧法名楞恪,施主此番要去京城,麻烦帮贫僧将这封信送到一个老友魏仁义手里,手里,你到了京城,随便打听一下就能找到魏仁义,告诉他贫僧我先行一步,魏老弟尽快跟上。”/p
梁少顼一听,原来他就是玉衣公子要找的楞恪大师,却是被他无意间先找到了。/p
楞恪大师这话听着实在奇怪,看了看他手里的信,梁少顼拒绝道:“抱歉道,楞恪大师,我是出来找我表弟的,找到了就回家,或许不会去京城。”/p
楞恪大师笑了笑:“施主可相信缘分天注定?你此番出门,要找的人定会在京城相遇。”/p
梁少顼觉得奇怪,但是心里是惊喜的,“大师难道真的会未卜先知?”/p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4773/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4773.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6章 北斗寺大师)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行歌无邪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