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月就是他的机会!/p
想着想着,四人已经走到了码头前。/p
“少…………先生!”/p
“嗯?!”/p
王石瞪了小三子一眼,小三子连忙改口。/p
“先生,我去买四张船票。”/p
“行,你去吧。”/p
小三子走后,王石便开始打量眼前这个码头。/p
汉阳作为一个内河港口城市,非常繁华。/p
尤其是码头这个地方,更是热闹,也很大,不断有苦力从货轮上卸货到码头上,也不断有苦力从码头上装货到货船上。/p
码头正对着的方向是一条街,街面上来来往往有很多人,其中不乏一些西洋人。/p
这些西洋人很好认,除了头发样貌的差异外,周围的人总是会和他们保持一个非常安全的距离。/p
当然除了一些传教士之外,说道这里,王石不禁看向了一处街角。/p
一个穿着黑色大袍子的年轻外国人,手里拿着一本小册子在哪里卖力的叫喊着,周围簇拥着刚刚搬完货苦力,出来买菜的女佣,街边的乞丐,人力车夫………/p
“神爱世人!只要你们肯信仰祂!祂会赐予你们面包和牛奶!”/p
“我们……………”/p
王石听了两句,便摇摇头,笑了笑,移开了视线。/p
他是个无信者,未来也没有想要信仰某个宗教的打算,因此这些东西也没必要听。/p
这时,王石突然看见了一家似乎是照相馆的店铺。/p
在张涵的记忆里,二十年前可没有这东西。/p
带着好奇,王石带着两人进去了。/p
刚进去,就看见一家人四口穿着锦缎做成的衣服站在两个西洋石柱面前。/p
另一头一个金色头发,大鼻子的外国人站在一个黑色大箱子模样的机械前摆弄着。/p
见王石进来,迎面过来一个店员。/p
见王石虽然是天朝人却一副西装打扮,立刻开口道:“这位先生,您是要照相还是要买明信片?”/p
“明信片!你们这还卖明信片?”/p
“对,您要看看吗?”/p
“可以。”/p
“您请这边来。”/p
说完便领着王石来到了一处玻璃柜台前,上面支了几条线,线上用夹子夹着一张张明信片。/p
这时,店里又进来了一个穿着白色绸缎衣服,戴着圆帽的富态中年人。/p
店员告罪一声,喊着“老爷”,便过去了。/p
王石则继续看着这些明信片,突然其中一张明信片吸引了他的注意力。/p
这张明信片上的照片是一副杀头的情景,一个赤裸上身的男性死囚跪在地上,手被绑在了身后,他的旁边站着一个拿刀的侩子手,刀对准死囚的脑袋,高高举起,周围站满了围观的张着辫子的天朝人。/p
看过这张照片后,王石突然觉得很是无趣,便离开了这处照相馆。/p
路过一个玩杂耍的摊子,王石瞅了两眼,便直接过去了。/p
这时,离王石大约百余米的地方突然发生了争执,女人的哭泣声,孩童的嚎啕声,尖锐的喊骂声,刺耳的鞭子声都传了过来。/p
恰巧,这时小三子拿着船票回来了。/p
王石指着那处喧闹之地,问道:“那里怎么了?”/p
小三子踮起脚尖望了望回道:“我过来的时候顺耳听了几句,好像是卖女儿的,不愿意卖给西洋人,和掮客吵起来了。”/p
王石目光微动,问道:“你觉得在光海,像我这样的身份,身边是不是有个丫鬟更合适?”/p
小三子愣了一下,抬头想了想:“那倒是,不管是西洋人还是天朝人,但凡是有点身份的,都要配上丫鬟仆役前后驱使,出门汽车软轿接送,就算是稍微富裕点的家庭也会雇上几个佣人,出门也要做个人力车。”/p
“按照先生这身份,是该买个丫鬟,烧茶送水,捏肩捶腿,洗衣做饭,暖床叠被。”/p
王石:“那我们手中这钱可还够。”/p
小三子:“买个丫鬟花不了什么大钱,我们手里的钱足够了。”/p
讲到这里,小三子也看出王石的打算了。/p
看着那处争执的人群中三个满脸胡子的西洋壮汉,不禁迟疑道:“先生是想买前面争执之处的那家女儿?”/p
“对。”/p
“可是有西洋人参与里面,怕是不妥!”/p
王石“呵呵”冷笑一声:“你怕了?”/p
小三子:“怕倒是不怕,要是这西洋人惹急了我,我照样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但是如今毕竟是西洋人势大,我们还是稳妥为上,毕竟这年月,买儿买女的多了去了,没必要跟这三个西洋人结下梁子。”/p
王石冷了小三子一眼:“我买这丫鬟就是冲着这西洋人去的,如果不是西洋人,我还不买了!你最好调整好你的心态。”/p
“记住喽!”/p
“我可不是你以前见过的那些怕了西洋人的奴才!”/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4561/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4561.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十六章 改头换面殓容术,王石训斥小三子。)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贺兰山风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