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旗推着自行车,赵安国陪在旁边,一会的功夫就走远了。/p
赵安国当天就跟着郑红旗去了县上,一同去的还有村里另外两个小队长。一直到过完了正月十五都没能回来,原先打算去看自家省里房子的事只好做罢。/p
正月十八日,赵安国回来了。/p
开了一辆崭新的拖拉机回来了,郑红旗也坐在上面,绿色的拖拉机头上戴着一朵大红的绸子花。/p
拖拉机后面带着大敞的车厢,另外两个人外加郑红旗的自行车就在车厢里。/p
拖拉机还没开到村口,村子里的人就都涌了出来了。孩子、老人、男人、女人都围在车旁。车子就没法动。最后,还是村里领导出了面,各小队长保驾护航,拖拉机才被开到大队门口广场上。/p
这不仅是村里的,更是十里八乡的第一个现代化的机器了。/p
大家叽叽喳喳的聚在一起说着话。前两天队里就吆喝着各队把生产路拓宽,整理路面,出了十五就拉了几天的沙子,说是有拖拉机了。大家开始还不信,哪能说有就有的。谁知这么快的拖拉机就开回来了。/p
村里比逛大集还热闹。/p
棉棉看见开着拖拉机的赵安国,最是帅气!/p
下午的时候,拖拉机卸了车厢,后面拉了石碾子,去压生产路去了,等赵安国回来后。/p
好吧,棉棉收回自己上午的赞美。/p
赵安国不要说身上了,头发、脸上全是灰,棉棉感觉他一走路,身上的灰都扑扑的往下掉。和帅一个角角都不搭。/p
有了拖拉机的确很方便,社员的活计轻松了很多,大家更多的是集思集意,把重点放在兔子养殖上,这可是村里的一大收入。/p
于是村里大小领导碰头的时间更频繁了。/p
时间飞快,很快的,又是一年杨柳青。/p
赵一帆和赵一琳都可以坐的稳稳当当的了,一笑呲着兔牙,棉棉稀罕的不行。/p
虽然这俩说是早产了点,但是经何月香和棉棉后来的经心调养,如今身体倍棒,硬棒的很。/p
甚至于不比大他们一点的何保良差。/p
每日里都要人推出去在路上转几个圈或者在隔壁呆着才能行。反正一日不出去转,就会闹腾。现在是一刻都离不开人。/p
大棚菜最后收过一茬后,赵安国同何月香就撤了薄膜,但是旧管子之类的并没有拆除。方便继续使用。/p
很明显的社员们出工的时间变短了,但是工分并没有少拿,大家都有精力干一些别的事情了。/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3164/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3164.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114章 机械化第一波)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嗨暖暖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