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时候,我曾经提过,想带着你去西苑走一走。”朱佑樘遥遥地指着北海、中海与南海,“今年夏天发生了太多事,未能成行。等到明年夏天,咱们便奉着祖母和母后,一起去西苑里避暑,如何?”/p
“好。”皇后娘娘停顿片刻,补充了一句,“万岁爷,到时候,臣妾想住在中海或者南海。”北海公园她曾经去过许多次,可传说中的中南海却无比神秘,从未踏足过。去中南海避暑,这可是后世绝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的事。/p
“怎么?还没不得,北海的景致更好呢?”/p
“若是景致好,那便更该留给祖母和母后享用了。臣妾还是退而求其次,选择中海与南海罢。”入住中南海,她是绝对不会放弃的!/p
“罢,罢,罢,随你就是。”望着自家皇后莫名执着的小模样,朱佑樘不自禁地弯起了唇角,“你住在哪里,我就住在哪里。到时候,你可得替咱们俩好好选一选。不能离禁城太远,否则来不及传送奏章、召群臣应对;也不能离太『液』池太远,否则便没有避暑的功效了,水边凉快些。”/p
“万岁爷尽管放心,只要将西苑的营造法式图找出来,臣妾保管会提供最佳的选择。”/p
这一次“远足”,让张清皎暂时忘却了充实后宫以及生育皇子之类的糟心事,全心全意地开始规划半年后的避暑事宜。不过,没有等她将避暑计划制定好,转眼间便临近宪宗纯皇帝梓宫发引的日子了。/p
根据钦天监夜观星象算出来的吉日,宪宗梓宫发引至祔享的礼仪从十二月初七日开始。皇室以及文武百官如国孝期般,开始斋戒,并且只能宿在衙门内,不能归家。至下葬结束为止,禁止屠宰;至祔庙之日为止,禁止音乐。/p
由于丧礼参照仁宗帝后从简,梓宫发引的礼仪并不似当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与太/宗/文/皇帝(朱棣)那般盛大。对于张清皎这位小辈皇后而言,需要做的事情更是有限,听曾女官反复说了几次礼仪规矩也就足够了。/p
等到斋戒结束,十二日那天,思善门外再度响起了百官的哭临声。朱佑樘与张清皎都换上了斩衰,坐在坤宁宫里静静地听着。直到仁寿宫派人来报,说是太皇太后哭得厥了过去,两人才赶紧乘着素『色』舆轿前去探视宽慰。/p
他们俩赶到时,仁寿宫已经从一片兵荒马『乱』中恢复过来。原来王太后正巧过来问安,没有多久,便将慌『乱』的仁寿宫上下安排得紧紧有条。见他们来了,她道:“皇帝晚上还须得去仁智殿里祭祀,尽管去罢。只需皇后留下来就够了。”/p
朱佑樘问了几句太医太皇太后的病情,得知她只是一时悲极冲心,并没有大碍后,才放心地离开了。王太后遂带着张清皎去寝殿里,细细地教导她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主持大局。等到一切暂时平息,床帐中躺着的太皇太后也睡了过去,她轻轻叹了口气,神『色』间有几分淡淡的:“福气这种事,都是命数。好孩子,你可别辜负了自己的好福气。”/p
张清皎微微一怔,沉默不语。/p
什么是福气呢?别人眼中的福气与她自己以为的福气是不是相同呢?她所在意的福气又能持续多久呢?别人所在意的那种福气最终会不会消失呢?/p
她心里没有答案。幸福的表象下,似乎一切都摇摇欲坠,又似乎都很顺利。可是她自己其实很清楚,在她的内心深处,仍然充满了不安全感。这些不安全感,其实并不是朱佑樘带给她的——而是他的身份、这个时代、后宫长辈们施加给她的。/p
作者有话要说: 皇后娘娘:我一定要住在中南海!!!/p
皇帝陛下:→ →,卿卿对中南海有什么执念么?/p
皇后娘娘:_(:3∠)_,我就是觉得,中南海挺适合咱们的。/p
皇帝陛下:你高兴就好。/p
皇后娘娘:中南海!我来了!/p
——————————————————————————————————————————/p
作者:都已经是国母了,你其实没有必要对中南海那么执着的。/p
小张:这是前世的执念,住过了就好多了。/p
作者:你应该换个角度想,前世还没有人住过坤宁宫呢╮(╯▽╰)╭/p
小张:0口0,对啊!/p
——————————————————————————————————————————/p
不出意外的话,参加接下来的日更万字活动,_(:3∠)_/p
,整整十五更啊……半个月的量啊,我觉得我的魂魄都像要提前飘出来了……/p
『裸』更的我,今天也觉得自己棒棒哒/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2572/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2572.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百三十一章 宪宗下葬)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华飞白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