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概是二十多年前。/p
那幢楼很陈旧,只有三层高,在四周空旷的小院子里显得有些突兀,因为旁边的两栋建筑都是平房,如果可以俯瞰,应该有点像两个“一”字形积木的中间摆了一个“皿”字形的积木。/p
这里有很多小朋友,他们一起在三层楼里睡觉学习,在“一字形”里吃饭,很多时候,他们会在院子里玩耍,这里有转椅沙坑,还有两架每个孩子都会抢着去『荡』的秋千。/p
他最不喜欢冬天,冬天总是有些冷,虽然那些衣物也算足够御寒。/p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对这里的记忆,他会想起“规矩”,因为自小长在这里的他就懂得要守规矩,比如吃东西要排队,比如看书要记得按时归还。按点儿玩耍、按点儿睡觉,不可以任『性』,不可以随便哭。/p
想来,这里也算有过温暖的记忆,小时候,他心里最好的节日就是儿童节,因为那个时候总会有很多衣物和玩具送来,他们会分到崭新的文具盒,他无比爱惜里面的一块小橡皮。/p
没错,这里是孤儿院,他是许多许多孩子中的一个。/p
如果说起身世,这里的孩子们大概每个人都有许多故事,可是生活不是比惨大赛,他早就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从来不会问:我和外面的孩子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我没有爸爸妈妈?/p
在孤儿院没什么要好的朋友,他很喜欢看书,也很孤独沉默,老师们很忙碌,通常也不会注意到他这种“乖宝宝”,这么想起来,他从小就是个泯然于众的人。/p
摔倒了不爱哭,想要什么也会忍住,生活一直教会他坚强。/p
“你们这些孩子啊,真的是各有各的『性』格啊。”/p
他还记得一位生活老师这么对他们笑着说,她是带着几分宠溺和无奈说出这句话的,他还记得她有些胖,也很温柔。有些像妈妈。/p
他一度反复琢磨过这句话,他前些天在书里学到一个词——平庸。他觉得他大抵会成长为一个平庸的人吧。/p
不过这种事情他也只是想想,闲暇的时候,他很喜欢在白纸上画画。/p
“沈因真是个天才,”这是美术老师夸他的,他在美术课上永远最容易被表扬:“要把这个天赋保持下去,以后准能成为大画家。”/p
他也很喜欢美术老师,他珍惜着每一个给他温暖的人。/p
在别的小朋友眼里他是个怪人,总是自己坐在一个角落,拿着铅笔一画就是一个下午,他喜欢描绘心里的蓝天绿树,描绘心中幻想里的家。/p
渐渐地,他有些懂得生活老师说的那句“各有各的『性』格”是什么意思了,他的孤独确实和旁人有些格格不入。/p
泯然于众和古怪真的是反义词啊,可是人生就是这样,很多事都讲不清道理。/p
就像人们总说他很有天赋,可是他却从来没有机会去更好的学习,他只能一遍又一遍描绘着心里的图案,画下他认为有意思的东西。/p
可是,他没有父母费心把他的画保存下来,把它们贴满整个墙壁,骄傲地说:看,我儿子多棒!/p
当然,这种事情只是偶尔想想而已,孩子没有太多时间去感春悲秋,他也不是这里唯一一个怪人。/p
在他记忆里,那个女孩总是沉默的,她花了绝大部分时间保持缄默,然后用少数的时间自言自语。和她一比,他简直正常的要命。/p
祖国的花朵们是闲不住的,除了午睡时间,他们绝大部分时候都在玩耍,孤儿院的孩子比别处的孩子都更懂得谦让礼貌,所以他们愿意用很多时间去排队轮流『荡』秋千。/p
沈因从来不排队,他愿意用这些时间来画画,阳光洒在身上,他握着手里的铅笔,就好像拥有着全世界。/p
那个女孩也不排队,她喜欢坐在一棵树下,自己跟自己说话。/p
沈因第一幅肖像画的主角,就是沈眠,因为所有的孩子里只有她最安静,他需要长时间不移动的参照物。/p
自打那以后,他就总是会画她。/p
孤儿院的春节也挺热闹,有那么多孩子叽叽喳喳的地方总是热闹的,老师让孩子们互赠手工礼物,她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收到小伙伴的礼物。/p
那是沈因第一次跟沈眠说话,他的礼物就是一张用水彩笔涂抹的沈眠本人。/p
她接过画的时候发了一阵愣,然后她绽开一抹笑:“快说谢谢,你这不是也收到好朋友的礼物了吗?”/p
继而她的神情转为了羞涩,她抿了抿嘴,脸有些红扑扑的,抬头跟沈因很小声的说:“谢谢你。”/p
在沈因转头离开的时候,她喊住了他,再然后,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手工小红花:“也送给你吧。”/p
于是沈因也笑了:“也谢谢你。”/p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爱情故事,那恐怕就错了,与其说是爱情,这么多年的朝夕相处,他们更像是亲人。/p
很小的时候沈因就知道沈眠的秘密,因为没有人相信,所以她把这件事当成秘密。/p
可是沈因相信,沈因一直相信她身体里还住着另外一个人。/p
“我一直在等一个人。”那大概是一个晴朗的初夏,他们坐在院子里看花的时候,沈眠说出了这句话:“但是我不记得他的样子了。”/p
沈因心思纯粹,他闻言扬起笑容,看起来执着而灿烂:“等我们长大了,我陪你去找他。”/p
沈眠仍然是静默的,沉默许久之
手机阅读:http://m.00kshu.win/252465/
发表书评:http://www.00kshu.win/book/252465.html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一:混沌)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时有白鹿谢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