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Ctrl+D收藏本站!我的书架

三国之星命- 第215章 丶陈元龙的安排(3/3)

文/柠檬咘酸
三国之星命 | 本章字数:1084  | 三国之星命txt下载 | 三国之星命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振兴东汉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重生北宋之杨家九郎三国大骗子我没想当大剑豪啊蜜色甜婚:总裁爹地送上门精灵之开局假装天王神秘复苏之开局就无敌(魔改神秘复苏)我能看见秘藏双面人生之我在明朝当驸马特种兵之全能系统我是大当家
会发生这种世家大族的没落呢?/p

突然想到科举制,是它让平民子弟有了上升的阶梯,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然后这一波奋发图强的老实孩子就把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给干掉了。这是一个在直觉上很合道理的解释。世家大族应该是因为科举而没落的,但干掉他们的元凶不是平民子弟,而是科举制发挥的另外一种作用,这个就有意思了,你想,科举就是考试,考试就需要读书。而在唐朝的时候,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读书条件的,你至少得有钱有时间。唐代虽然有了雕版印刷术,但多数是用在宗教领域,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线装书,而且教育也没有普及,所以书籍和老师都是稀缺资源。当时可没有几个平民子弟是既有钱买书,又有时间读书的,平民子弟和世家子弟之间掌握的教育资源差距太大了,所以如果仅仅在考场上争夺,怎么可能干掉世家大族,整个唐代四百多位宰相,科举出身的只有50,其中完全平民出身的人也就50人左右,比例是很低的。而世族之中的崔家,一门就出了32位宰相,这崔家就是崔莺莺那个崔家。那么,既然权力依然在世家大族手里,他们又是怎么没落的呢?答案还是科举。/p

科举制的本质,其实不是给天下人一个公平晋升的机会,而是让天下人自觉进入到这个由国家掌握的系统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所有的考生都变成了“天子门生”,状元都是皇上钦点的,这个权利在皇权手里。/p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世家大族要维持自己的权力基础其实成本挺高的,至少你得是当地的大地主,能掌握很多人,而且能组织起武装力量,还得维系当地的人员关系。他们是凭借自己在地方上的势力和皇权来对抗,所以才牛嘛。/p

但是有了科举之后,世家大族获得权力的途径就简单多了,他们读书,有钱请老师,再走点关系,很容易就能进入国家的政治体系。/p

人总是会走那些更好走的路,但是忽略那些付出的代价。/p

唐代搞科举,时间一长,世家大族渐渐的放弃自己在地方上的权力基础,全部举家跑到长安去了。最终的结果,公元905年,后来的梁武帝朱温攻进长安,在黄河边一口气杀掉了30个世族的高官,世族这才真正的没落,你说这些人不能跑吗?他们在长安住惯了,他们祖宗在地方上的根基已经丧失殆尽了,往哪儿跑啊。/p

南北朝的时候,朝廷和世族是合作和对抗的关系:要么你好我好,要么你死我活。而隋唐的办法是让世族进入自己设计的权力制度,让他们慢慢的丧失权力的基础。所以,无论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声势夺人的权力,其实都有一种基础,基础一旦丧失,权力就非常脆弱/p

刘毅虽然知道科举制这种东西,但现在根本不敢拿出来,没有没用啊,你一个青州实行有什么用,全天下又不认可,时机还没有到啊,世家的问题估计还要头疼很长世家,真是无奈啊。/p


状态提示: 第215章 丶陈元龙的安排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215章 丶陈元龙的安排(3/3) 返回《三国之星命》目录下一章:第216章 丶排水去和大都督(快捷键→)

推荐阅读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寒门风骨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南宋之帝王大业最强大唐之席卷天下烟冥望阡陌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汉末逆流(三国杀之成王败寇)